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西方大学权力模式的运演及其特色

发布时间:2018-11-17 21:31
【摘要】:西方国家大学权力的分配与控制,从中世纪的意大利开始,经由英、法、德而至美国,既因时空不同而有别,又有其变迁传承的内在逻辑。从总体来看,西方大学权力模式的变迁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增强自身活力,寻求最优化权力配置、实现自主发展的过程。在调整权力关系、优化权力配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意、法、德三国为代表的政府和教授权力相对强势、院校权力相对弱势的欧陆模式,政府、高校、教授权力相对均衡的英国模式以及院校权力相对强势、政府和教授权力相对弱势的美国模式,表现出学术权与行政权并存,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共在,政府有限控制与大学有限自治制衡,校内自主权与校外参与权相结合的四大特征。
[Abstract]: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rol of university power in western countries, beginning in medieval Italy and com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Britain,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different in time and space, but also have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ir vicissitude inheritance. In general, the change of power mode in western universities is the process of adapting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own vitality, seeking for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power and realizing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adjusting power relations and optimizing power allocation, the governments and professors represented by Italy, France and Germany have gradually formed a relatively strong European model with relatively weak university power,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The British model of relative balance of professor power, the relatively strong pow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elatively weak mode of government and power of profess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ow the coexistence of academic power and executive power, and the co-existence of academic governance and academic learning by professors. The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limited government control and university limited autonomy,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autonomy and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outside school.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浙江师范大学;
【基金】: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资助基金项目“大众化进程中的中国大学特色研究”(项目编号:7107314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回澜;;发展青岛高等教育的对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高建华;;服务行政视域下服务型高校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曾中秋;高等教育功能实现刍议[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4 张佳亮;;大学文化中的价值冲突[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5 谢朝清;;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唐华生;大学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孟祥林;;权力冲突下的学术强化假象与管理隐患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秦霞玲;;高校管理活动过程的伦理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9 吴文清;王凤华;郎永杰;;论大学内部绩效评价[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赵国栋;美国高等教育界科技应用的认识与争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贾云鹏;刘青秀;;论我国的教育市场分割[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胥辉;姚孟春;;从大学的组织特征看学术权力张扬的现实价值[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辉;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邵焕举;“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颖;广州大学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邹海;高校职员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翁朝葵;高校教师岗位管理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兴真;我国高校师资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郭锦飞;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燕,耿华萍;学院制在西方大学中的发展脉络及其共性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郭丽君;;西方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及其对学术职业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7年01期

3 邓莉;张宗益;李宏胜;;基于权力视角的公司治理研究及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龚玉;;西方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演变[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5期

5 程小芳;;大学组织管理中的松散联合模式探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6 顾海燕;;建立“个案监督”替代性制度的理论基础[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崔清源;;略论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发展[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崔清源;;略论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0年32期

9 单中惠;;关于中世纪欧洲最早的大学的质疑[J];辽宁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10 钟文辉;“东西方大学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1992加拿大)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畅;;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权力三分”运行机制的创新思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韵曦;;大部制改革背景下分权制衡机制的地方实践及启示——基于广东顺德的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徐继敏;;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研究[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蔡红;;欧共体竞争法执行主体的权力配置研究[A];中国欧洲学会欧洲法律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肖泽晟;;公物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配置[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方晓波;;谈在科学授权中增强执政能力[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早春;徐瑾;倪培兴;;司法体制改革中的中国检察权及其权力配置问题刍议[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苏苗罕;;能源监管机构的权力边界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家强;闵克勤;;社会转型期公共权力配置的短缺经济机制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苏玲;郑石桥;;基于权力配置开放程度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竹立家;权力配置改革是发展转型的关键[N];学习时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强镇扩权中让权力不“出格”[N];嘉兴日报;2011年

3 靳汝柏 王子刚;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胡会军;阳光下的权力[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5 文精毅;重视领导的权力配置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N];中国建材报;2003年

6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陈家喜;建设廉洁城市 为权力设立屏障[N];深圳特区报;2011年

7 赵文孝 作者单位 安徽省地质测绘技术院;理顺一把手的权力配置和制约机制[N];蚌埠日报;2005年

8 王建柱;党内监督要以合理的权力配置为基础[N];广西日报;2004年

9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 蔡立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与途径[N];南方日报;2009年

10 ;足球反赌风暴揭露“系统性腐败” 权力配置黑手理应“永久性退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俊芳;论大学学术权力[D];吉林大学;2006年

2 张亚娟;关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钟铭;企业间信息系统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周劲松;公共预算权力配置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5 牟广东;权利与权力视野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D];浙江大学;2008年

7 马洪雨;论政府证券监管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肖静;基于组织效率的大学权力结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志欣;中央与地方行政权力配置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吴帅;分权、制约与协调:我国纵向府际权力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超;西方大学的权力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俊;残疾的诞生——论先秦权力模式的断裂与变异[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李志栋;民事执行权的性质定位与权力配置[D];四川大学;2003年

4 贾震巍;西方大学文化与我国大学文化的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5 梁树波;论以权利制约权力[D];河南大学;2007年

6 王华;监督法对我国权力配置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韩伟;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规范基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8 赵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分析与创新策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李东华;土地征收过程中的行政权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聂维月;国有企业内部集权改革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9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39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