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专题教学论

发布时间:2018-11-21 12:20
【摘要】:"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命题包括三大问题:一是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依据,这个问题涉及"鸦片战争失败激起的新探索"、"辛亥革命失败引发的新思考"、"新文化运动揭示的新主题"等三个方面内容;二是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没有选择其他形形色色的"主义",这个问题涉及"十月革命带来的新视角"、"五四运动唤起的新觉悟"、"中国共产党展现的新局面"等三个方面内容;三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满足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问题涉及"中国革命产生的新诉求"、"中国文化危机引起的新审视"两个方面内容。以上三大问题既体现了历史发展进程的递进关系,又突出了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
[Abstract]:The proposition of "History and how the people chose Marxism" includes three major issues: first, the historical basis for history and the people's choice of Marxism, which involves "the new exploration aroused by the failure of the Opium War." "New thinking caused by the failure of the 1911 Revolution" and "New theme revealed by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Second, why did history and the people not choose other kinds of "doctrine"? this question involves "the new perspective brought about by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nd "the new consciousness aroused by the May 4th Movement." "the new situation display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other three aspects; Third, why Marxism can satisfy the choice of history and people, this question involves two aspects: "the new demand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the new examination caused by Chinese cultural crisis". The above three problems not only embody the progressive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but also highlight the rationality of history and people's choice of Marxism.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形态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7100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4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陈敏;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娟,冯跃民;主体性教学:高校素质教育的最佳选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庆军;;关于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6年01期

3 吴志春;;政治课实践教学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杨东;;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冯玫;许晓明;;亚太国家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与我国的模式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姜书国;;选择生活经验 完善大学课程[J];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06期

7 陶富源;;与青年学子谈读书[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黄燕妮;;控制还是合作——高校课程考试管理模式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薛林军;马晓霞;;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大学教育的必然选择[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裴倩敏;;橄榄绿的选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西彬;陈国伟;;抓好毕业生设计环节,培养学生设计能力[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艳霞;论学科知识增长与大学课程内容的选择[D];中南大学;2008年

2 王朋岗;新疆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3 张巍;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46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46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0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