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导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个人品德修养
[Abstract]:Personal moral cultivation is the ke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 morality. For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 moral cultivation should not be isolated from the times and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law of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 moral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oal of ori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 moral accomplishment with the social leading valu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cialist moral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social moralit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he norm of family virtue is the core content of self-cultivation, and runs through the internalized way of their personal moral accomplishment, and achieves the goal of leading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 moral accomplishment with social leading values and promoting their moral qu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塑造与培养”(2010b090)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熊水英;;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状况及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年08期
2 杨海萍;;现代文化建设: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李玉宝;论品德的心理结构与道德教育[J];学海;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勇兵;;科学发展观——科学的执政哲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邵显松;;析哈代小说在传统框架内表现出的超前意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郑明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吴学琴;挑战单向度全球化——马克思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化理论评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张能为;;论萨特伦理学的评价维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郑亚莉;;道德选择—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任冬冬;;基于认识论视角下的以人为本内涵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李卫东;;论幸福的社会属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燕;;“情感”促进高职英语教学[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汪其昌;;信托财产权制度的特质及其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10 吴杏梅;;组间竞赛合作在实现有效课堂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以“认识违法行为的危害”课程为例[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白雪;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邵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李婷;瞿秋白民生思想探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赵莉;师德、做人与职业道德[J];道德与文明;2001年03期
2 武晓华;;当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9年09期
3 李灿;;论现代大学的第四职能——引领文化[J];高教与经济;2008年02期
4 周肖兴;;大学文化力初论[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戈世平;大学应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走向[J];学术界;2005年01期
6 赵存生;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24期
7 杨国欣;;文化大发展背景下大学引领文化的职能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宇峰;潘丽英;;对高等体育院校开办独立学院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春茂;王鑫;;中国大陆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3 徐军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历史沿革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08期
4 林刚;周晓进;;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与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0年11期
5 张敏;;关于普通高等教育德育目标的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周旭东;;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7 孙正林;邹本存;;关于高等学校制定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6年05期
8 张红军;黄合湘;;高校目标定位与师资队伍配置策略[J];科技广场;2007年04期
9 漆新贵;孙泽平;;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2008年06期
10 陈复新;;地方本科高校的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J];教育探索;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希富;;会计综合实验室的目标定位与模式选择[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2 李凡;;高校档案馆的目标定位及其实现[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3 高谦民;;南京师范大学前五十年的办学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4 王晓丽;陈秀珍;韩美容;;中师生班主任技能训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5 袁小年;;高校档案是学校的核心信息资源[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6 魏壮伟;;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覃家君;李杰;刘瑞;;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有关问题探讨[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覃家君;李杰;刘瑞;;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有关问题探讨[A];北京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年会优秀论文[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西大学;找准目标定位 争创国内一流[N];广西日报;2008年
2 李 定;高等学校目标定位探讨[N];学习时报;2005年
3 榆林学院党委副书记 余少松;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发展[N];陕西日报;2008年
4 董泽芳;大学发展的主要特征[N];光明日报;2006年
5 张丽辉;我省对高校发展重新定位[N];河北日报;2005年
6 孔德明;稳定办学方向 明确办学定位[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上海电力学院院长 曹家麟;抓住评估机遇,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N];光明日报;2006年
8 陆佩华;西工大无人机飞向世界[N];光明日报;2003年
9 记者 徐勤勇;泸州会成为施展才华的舞台[N];泸州日报;2010年
10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刘先春 复旦大学社科部 桑玉成 商洛师专社科部 王思怀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秦宣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陈锡喜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李毅;专家会诊“两课”教育[N];社会科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军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定位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刘敏;师范转综合后的西南大学教师教育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徐小军;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定位[D];河南大学;2007年
4 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张臣文;基于虚拟仪器的实验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海芬;新疆高等院校办学目标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范成祥;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石华;地方本科院校合理定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宝娜;综合性大学服务教师教育的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10 蒋竞莹;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52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5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