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高等教育行政体制之历史省察
[Abstract]:The system achievement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contain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e embodied in the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v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learning and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based on democratic tendency. In view of the current tendency of "pan-politic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provided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present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mainly as follows: the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oves towards "learning as the government". The holding system and financial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guarantee the "national treatment"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changes from control and management to guarantee and supervision.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0ZDIXM031)“江苏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金圣;李兴华;;试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行政管理职能的重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2 王长乐;;大学“去行政化”争论的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端庆,毛国红,曹大文;加强法制建设是推进21世纪我国高教发展的重要基础[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张继涛;;当代美育发展历程及其问题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王全乐;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石磊;;南京国民政府规制法律院校的高等教育政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6 李万发;王成家;;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发展历程探寻[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李定开;重庆实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化[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陈育红;;战前中国教师薪俸制度的演变[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刘颖;;简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国高等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陈晓枫;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的四个向度[J];法学评论;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林祥;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常国良;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4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5 毛勇;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石勇;现代化视域中的中国公民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丰向日;“教育平等”观念在中国(1840-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学军;我国近代中学组织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巨光;民国教育社团与民主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老木匠;;民国时期教育杂谈[J];学习博览;2011年08期
2 张大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5期
3 张文凤;;民国初期我国东北农业资本主义进程的历史考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4 张绍春;;论民国时期马叙伦的教育思想[J];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5 章妮娜;;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填字游戏[J];世界儿童;2011年06期
7 朱敏;;民国时期女子高校人才培养形式刍议[J];华章;2011年19期
8 吴文华;;制约民国职业教育发展因素之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9期
9 舒邦华;;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展望[J];教育管理研究;1994年04期
10 边润桃;;民国时期洮岷地区的灾荒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相山 张红霞 王子芝;民国时期的“宛西自治”[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王成波;民国时期的紫云民间武装[N];贵州政协报;2010年
3 ;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档案[N];中国档案报;2010年
4 崔保新;邓缵先 民国时期的援疆县长[N];西部时报;2010年
5 陕西杂文家 陈仓;民国名士缘何不做官[N];南方日报;2010年
6 ;漫谈民国[N];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孙怡;“世纪笑话”会影响民国瓷走势吗[N];中国商报;2011年
8 记者 庄建 通讯员 谢万幸;快!抢救保护民国时期文献[N];光明日报;2011年
9 尚季芳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毒品财政:民国时期甘肃毒害与社会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记者 鲁大智;民国时期文献急需抢救保护[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8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斌;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与当代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4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7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52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52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