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指数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9 21:07
【摘要】:多元化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运行环境的变化、现代管理科学的引入,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统化的质量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是在“质量”及“质量管理”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势话语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走向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道路成为一种必然。当前单纯评估范式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越来越难于被认同,陷入了“用一维的思维解决多维问题的困境中”,已然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多元价值冲突的问题、质量证明的问题以及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始终未能同时得到解决。为此建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理论,创新及开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迫在眉睫。本研究就是站在现代管理理论的视角上,结合对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的审视及反思,探索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本质,并将经济学领域常用的“指数法”引入到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通过对其编制原理及方法论基础的深入探讨,开发一套“基于指数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及其操作体系。 研究以“质量管理方法”为主线,围绕“历史回顾——现实审视及反思——理论探索与建构——方法创新及开发——实践验证”的研究路径和逻辑线路展开。 研究首先从历史的视角,从方法和思想层面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及梳理。采用的是分阶段论述法,分别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四个阶段——专家评价阶段、质量测量阶段、质量评估阶段以及质量保障阶段进行了回顾及分析。通过分析,探寻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演变的内在规律及特征:方法演变的背后固然有着深刻的思想基础,思想的演变也最终带来方法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所谓的“质量管理”,一直以来都是等同于“测量”或“评估”的存在,都是在“评估范式”下运行,不同于现代管理理论中提倡的“质量管理”的内涵,直到质量保障阶段的出现,才带来了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由此也引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范式的转变:从“评估范式”走向“管理范式”。这是是本研究探索现代意义上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技术的缘由所在。 审视及反思部分着重探讨开发新的方法技术的需要。研究对当下盛行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从方法论层面及实践层面进行了审视及批判,揭示了其在思想上的先进性及操作中的局限性,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揭示了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困境——不能满足多元利益主体的需求;不能满足社会对质量证明的诉求;不能实现对质量的诊断及分析;不能实现推动质量的改进与提升。为此,探索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及其操作体系就成了非常迫切的任务。 探索与建构部分着重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为接下来新方法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本质”的探索,就是站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上,结合“第四代评价”的思想,去理解高等教育质量、理解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方法以及终极目标,并探索其“实现逻辑”。上升到哲学层面,即对高等教育质量“质量观”、“评价观”及“管理观”进行深入地、系统化的探讨,从而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体系——多元化质量观、协商式评价观以及推动质量改进及提升的质量管理观。三种核心观念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支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运行。在本研究中也发挥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论的作用,它规定了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实现的途径及方式,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技术的开发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上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下,进而提出了开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技术的核心要点——系统化、动态性、诊断性、灵活性及发展性。 在方法创新部分,论文首先对指数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其在经济领域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揭示了指数编制的基本原理及步骤,探索出了指数法的管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对指数法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即“基于指数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进行了理论设计,从含义的解释,到与现行方法的对比,再到可行性分析,最终建立了基于指数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型。 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本质的探索及指数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对基于指数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的操作体系进行了开发及详细的论述。论文对质量指数管理法的每一个环节的内涵、制定的依据、操作的流程及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解说;质量管理法毕竟是将经济领域的方法应用到教育领域,为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及规范,尤其是要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以及融合教育领域自身的评价思想;指数法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引进到高等教育领域,其顺利的开展及运行,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理念保障、文化保障、组织保障、人员保障以及技术保障。 最后的验证部分,研究选择了高等教育院校的质量管理以及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为例,通过具体的应用举例,一方面加深对质量指数管理法的认识及理解,展示其较现行评估方法的优势:另一方面证明指数管理法的运用范围极其广泛,不仅高等教育领域可用,整个教育系统的质量管理都可采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陶小梅;;行政管理人员在政工课题研究中实现结合与提升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潇;美国公立高等院校内部问责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吴艳华;经济视域下的中国人类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70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70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