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退出机制改革的国际比较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system, teacher withdrawal mechanism is the institutional basis for universities to maintain their vitality and vitalit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arketiz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pressure of educational cost, the malpractice of the traditional life-long college teacher system has been highlighte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 series of adjustments have been made to the former tenure system of teachers, which has accelerated the flow of talents while spurring teachers. As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 system in various countries has its specific cultural roots and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the reform of teacher withdrawal mechanism, as a product of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 has its own reform paths and measures. Comparing the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teachers' withdrawal mechanism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withdrawal mechanism, it gives us enlightenment as follows: to perfec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to expand the living space for the withdrawal of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teacher rank, contribution and ability, the flexible appointment system should be implemented, the evaluation process should be optimized, the evaluation guidance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 and the evaluation result should be directly linked to the appointment, salary, promotion and dismissal. Relax the control of teacher establishment, unblock the channel of talent flow, and construct flexible and efficient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teacher talent flow.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老子哲学的管理动力机制研究”(70871052)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大学教师退出机制研究”(DFA100304)的阶段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英敏;韩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洪成文,曲恒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五十年回顾[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3 陈超;产业结构现代化与高教结构改革——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5 袁锐锷,文金桃;试析美国企业大学的现代高等教育性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6 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7 刘宝存;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方展画;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9 邓光平;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10 顾明远;大学的理想和市场经济[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田建华;;定位与反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作为[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3 王斌林;戚业国;;论大学发展及其途径选择[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2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8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9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红;大学办高职问题探讨[D];汕头大学;2001年
2 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整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7 朱为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伦理辩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欧金荣;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献君,吴鹏,周光礼,郭卉;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探索与有效性审查[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义臣;大学教师育人观念之我见[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李献斌;浅谈教师素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农业教育;2003年06期
3 曹连众;;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张效赤;寇荷超;;试论大学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4期
5 李鹏银;;论大学教师礼仪与职业道德修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成黎明;黄艳;;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之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7 王珂;卢曼萍;;论大学与大学教师[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7期
8 李碧虹;;人力资本理论:大学教师薪酬制度研究的新视野[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孟新丹;孔秀娥;;大学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与管理效能[J];教育科学;2008年04期
10 章坤;;论大学教师的职业教育素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利民;;教学学术及其价值[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D.D.DWYER;韩新忠;;改革留学生课程的几点意见[A];第十四届国际草地会议论文集(下册)[C];1981年
3 黄明东;冯惠敏;;政治中立理念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比较研究——一种制度视角的分析[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教授、系主任 蔡江南;现在如何教书育人[N];解放日报;2009年
2 徐敏;一心教书是“毁灭自己”?[N];解放日报;2011年
3 王彬彬;大学教师讲课好坏不被看重[N];南方周末;2008年
4 武洁;大学教师理应主动参与学生就业工作[N];贵州日报;2009年
5 甘勃 江道辉 (本报记者 甘勃);科学商店“量身”打造社区科普服务[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南京大学 顾肃;大学教师面临精力问题和质量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通讯员 陈胜伟 本报记者 朱振岳;“谈恋爱”讲座缘何在高校受热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大阪;日重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英教;英大学教师老龄化日趋严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杨蓉;重塑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区柏权;传媒人转型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夏敏;我国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苓;教师的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大学绩效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7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胡金平;学术与政治之间: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的历史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光彦;大学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坤;大学教师教育素养及其养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阳春;大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蒋福玲;大学教师和谐管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苏;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百年回顾[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成黎明;论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D];湖南大学;2005年
8 王莹;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李文涛;大学教师绩效考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王静静;大学教师课程意识的现状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76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7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