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就业决定因素分析——基于多层模型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8-12-25 20:03
【摘要】:本文利用山东2007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建立多层交叉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个体、专业和学校等多层变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初次就业概率在学校和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学校因素对就业的作用大于专业,但学校与专业对就业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就业能力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实习经历对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重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和突出专业特色,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导向的实习指导和服务。
[Abstract]:Based on the employment survey data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2007, a multi-level cross-random effect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test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and school variables 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initial employment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chools and majors, and the effect of school factors on employment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majors, b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majors is not significant. Employment ability and related internship experienc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employment. Therefore, the emphasi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olicy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ty,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and perfect the guidance and service of employment-oriented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敬宝;;自身因素与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4期

2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3 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4 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04期

5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6 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年11期

7 王霆;曾湘泉;;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年01期

8 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9 卿石松;曾湘泉;;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基于山东省2007届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J];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广汉;;浅谈提升农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1期

2 刘家树;齐昕;;基于微笑曲线视角的大学生就业促进问题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张心淼;赵黎明;;现阶段就业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苏文平;张小菊;周宏岩;屈智勇;;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刘彦伟;;教育借贷能否促进学业表现?[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2期

6 秦建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李锋亮;陈晓宇;陈鑫磊;;高校毕业生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8 闵维方;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9 赖德胜;孟大虎;苏丽锋;;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年01期

10 李锋亮;陈晓宇;刘帆;;工作找寻与学用匹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证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陆昊;;国家助学贷款的困境与完善——基于银行“惜贷”现象的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3 邢丽;姚谏;金小群;;钢结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岳昌君;;中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北京大学论文集[C];2004年

5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文少保;;我国大学毕业生可雇佣性开发策略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田永坡;;高等教育扩展与“知识失业”:国外的研究和经验[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钟云华;应若平;余素梅;;大学毕业生求职渠道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钟云华;;强弱关系对大学生求职影响的实证分析[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王博;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柴国俊;大学毕业生初始工资结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丽丽;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凤娇;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胜兰;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娟;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莹莹;新形势下江西省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对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胡永欣;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刘柯;大学生就业与政府就业政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赵艳敏;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愿失业问题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9 曹树伟;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军荣;高校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法律矫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昌君;高等教育人口比重的国际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莫荣,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3年08期

4 黄敬宝;;自身因素与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J];高教探索;2007年04期

5 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岳昌君,文东茅,丁小浩;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7 刘志业,栾开政,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岳昌君,丁小浩;受高等教育者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9 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10 王保义;;中欧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04期

2 汪士华;郑本军;宣丰敏;;关于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3 赵鹏飞;肖俊涛;李正桥;;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思考[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葛迎晓;金志敏;;浅谈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3期

5 李静;;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2期

6 沈巧明;;浅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培训[J];广西轻工业;2010年06期

7 郄艳丽;白海琦;;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8 何志武;潘洪涛;;就业过程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9 王海龙;陈建成;;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设计[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10 赵阳;;以专业实践为突破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华章;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志;;基于就业视角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比较为例[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罗峥;付俊杰;张腾月;张寓杰;赵晶;;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结构及测量[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7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啸;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思考[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姜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重在提高就业能力[N];文汇报;2007年

3 记者 韩婧;华硕校园行助力大学生就业[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4 记者 李玉兰;应重视通过见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N];光明日报;2009年

5 杭州市劳动保障局 司红华;大学生就业为何难难难?[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张学军;“压力预案”帮大学生“脱困”[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

7 记者 张苏民;大学生就业还有优势吗?[N];海南日报;2009年

8 记者 周春柏;江苏电信见习基地促大学生就业[N];人民邮电;2009年

9 张晓晶;打破大学生就业的“经验”瓶颈[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倪光辉 魏贺;大学生就业,冲出束缚天地宽[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3 杨凡;员工就业能力与职业生涯成功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武胜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罗恩立;我国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城市化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洪余;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初步构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天驰;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凤娇;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田婧;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5 贺艳荣;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峰;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晓艳;和谐校园构建中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卢丽丽;适应市场需求,,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焱;工商管理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徐涛;低薪寒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915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915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