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精神生活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
[Abstract]:Spiritual life is the expression of human nature and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world of individual life. The spiritual life of post-90s college students shows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strengthening of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the weakening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high moral cognition and low moral practice. Loss of meaning and pursuit of ideals and beliefs, such as imbalance, disorder characteristic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imbal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is the lack of mature and stable values,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multi-culture, the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the crisis of self-identity. In order to lea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orderly promo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piritual lif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be guided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content of social values. The content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innovated in three aspects: social normative content and object demand conten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基金】: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0后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1BKS0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及其逻辑展开模式构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2期
2 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年04期
3 王建民;;转型社会中的个体化与社会团结——中国语境下的个体化议题[J];思想战线;2013年03期
4 庞立生;王艳华;;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J];现代哲学;2009年03期
5 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6 万美容;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胡晓慧;;温州人精神文化的反思和提升——基于“身经济”时代步入“心经济”时代的视角[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伊含;创新型领导的理论构架与实现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兰岚;未成年人虚拟行为异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首婧;黑龙江当代人文精神与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建民;;中国社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共生[J];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02期
2 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年01期
3 卢晖临;;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J];社会学研究;2006年06期
4 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1999年01期
5 于家明;;“90后”青年群体特点及教育对策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1期
6 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7 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娟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精神动力培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924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9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