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大学教学学术研究20年:成绩、问题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1-04 13:46
【摘要】:1990年,博耶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中针对美国研究型大学不重视本科阶段教育、"重科研,轻教学"及"不发表,就解聘"等情况,建议拓展学术内涵,并倡导"教学学术"。教学学术随即发展成为一项全国运动,并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大学教学学术的理论研究逐渐成熟,实践也全面展开。然而,教学学术依然存在诸多的理论争议和实践障碍。
[Abstract]:In 1990, in "academic Reflections: the focal Point of Professor's work," Boyer suggested that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should expand their academic connot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fact that they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undergraduate level educ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scientific research, not teaching" and "dismiss them if they do not publish." And advocate "teaching academ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n developed into a national movement, and spread to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The academic theor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has matured gradually, and the practice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an all-round wa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theoretical disputes and practical obstacle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侯定凯;;博耶报告20年:教学学术的制度化进程[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刘秀华;;研究型教学改革探讨——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郭翠菊;;高等教育中教学研究的常态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马健生,张艳敏;论美国教育改革的市场机制及其公平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4 胡钦晓;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演绎的文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5 熊华军;丁艳;;当前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6 罗欣;李爱霞;;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学术合作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余桂红,贾永堂;对我国确立世界一流大学理念的审视——赫钦斯教育思想的历史再认[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郭德红;;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整体知识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高嵩;;美国人力政策体系的形成与高等教育的发展[J];长白学刊;2007年01期

10 陈明伟;刘小强;;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新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蒋华;;博耶学术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燕华;大学科研合作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赖秀龙;区域性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云芳;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黄晓敏;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王晓玲;中国大学学术组织整合与重构[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涛;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春;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角色期待转变的教育对策[D];西南大学;2011年

6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邱佳维;基于Boyer理论的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尹镇河;中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周敏;基于胜任力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梅红娟;论大学教师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圳;;1995年美国前15名研究型大学的排名[J];世界教育信息;1996年04期

2 王莉颖;;美国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高校领导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培训考察团;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与成果转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牛存来;;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现状及其启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郭艳琳,谷贤林;竞争: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特征[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05期

6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改革[J];世界教育信息;1999年09期

7 陆根书;陈丽;席酉民;梁磊;李怀祖;;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社会捐赠的实践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8 印杰;;中美本科教育改革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Z1期

9 马建国;科研对于美国研究型大学之意义[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10 梁彤,李驹;美国研究型大学及其基础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荔涵;;美国研究型大学办学思路探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顾树桢;;在改革开放中茁壮成长 阔步前进——上海市会计学会创建与发展的回顾[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年

3 罗颂平;;以学术研究引领学科与专科建设——中医妇科学学科与专科建设的思路与历程[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勇;;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概况与趋势[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二十周年会庆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亚文;;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稳定山区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6 赵永庆;;国内钛合金基础研究最新进展[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马恒通;;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再思考——置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实际》[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阎光田;;关于老年学术研究工作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赵廷光;;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10 赵廷光;;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换届选举工作报告[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温跃 李力;加强金融学术研究与金融知识普及[N];金融时报;2006年

2 刘琼;让发掘帝王陵的号子停下来[N];人民日报;2007年

3 《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 陈友峰;浅谈戏曲理论研究的创新[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王海光;“学术江湖”之七大派别[N];北京日报;2006年

5 左玉河;从读书人到知识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江西教育学院 韩春萌;学术等级歧视应当禁废[N];社会科学报;2006年

7 王先霈;也说学术境界[N];文艺报;2006年

8 著名数学家、浙江大学数学中心名誉主任 丘成桐;学术研究不能功利短视[N];人民日报;2008年

9 世经政;开展高质量学术研究 为新时期外交工作建言献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秦弓;学术研究应该关注现实[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新;二战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马鸿;美国研究型大学从事军事技术研究的历史考察(1945-1970)[D];复旦大学;2009年

4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雪飞;美国研究型大学竞争力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志强;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董恩强;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应宪;清代吴派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2009年

10 冯倬琳;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影;美国大学学术研究发展历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涛;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学学术”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邱政;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业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兰兰;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林子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倩倩;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桢;美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捐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惠卫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昊;美国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研究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耿建梅;当前我国大学中学术研究的使命:式微与复归[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003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003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7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