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革命透视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的内在力量
[Abstract]: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urse of the world academic revolution,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cademic revolution o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inherent laws and mechanisms of the emergence and growth of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ademic revolution, supported by innovation of ideas, expansion of function,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revolution, is the natural internal force of the rise of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while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Major social changes are just random and occasional forces tha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China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emergence of academic revolu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资助项目(08JC880021)
【分类号】:G649.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雁,孔寒冰,王沛民;两次学术革命与大学的两次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的技术创新型模式及其创新网络——以北京中关村地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王立民;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素质教育[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曲恒昌;教育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吗?——日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翁伟斌;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问题和新情况——来自世界银行的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刘贵华;论大学发展型学术生态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刘军仪;;建立创业型大学——来自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回应[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7 熊华军;丁艳;;当前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8 刘力;走向“三重螺旋”: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9 李若溪;科技期刊传播系统及其创新[J];编辑学报;2001年04期
10 李若溪;科技期刊传播系统结构分析与创新[J];编辑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孟凡涛;张滨;;关于学术生态建设的几点思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龚茂林;易敏;;用严谨、创新的科学精神共同营造和谐的学术生态环境[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谭海斌;;科技团体学术交流在学术生态建设中的影响和对策[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许长青;;广东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及其发展战略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孟丽菊;刘则渊;;联盟还是殖民:大学与企业关系的双重视角[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6 邓远;;美国创业型大学组织模式转型及启示——基于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视角[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郭孝锋;崔和瑞;艾宁;;大学-产业-政府合作创新的博弈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郁震;高伟;李书朋;刘景;陈颖辉;;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研究[A];浙商研究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成军;基于TH的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吴强军;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梁祥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9 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移动及模式选择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韩宇;知识转移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沛雯;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建锋;甘肃省属高校工科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现状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树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兼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与苏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唐伟东;新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陈小东;大学城规划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素馨;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邱晓敏;我国大学城兴起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王勇;大学参与企业培训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勇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学飞;美国高教史上若干关键性决策及其影响和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2 王雁,孔寒冰,王沛民;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和机遇[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樊春良;试论工业化科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晓东;美国联邦政府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2期
2 沈红;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要素及其体制和组织满足[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黄秀兰,闫红;论研究型大学与高科技时代的人才培养[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朱军文,马晓娜,潘艺林,何仁龙;论本科教育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战略地位[J];化工高等教育;2003年04期
5 陈德敏;现代工程师:研究型大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许迈进,杜利平;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战略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7 王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又好又快地建设特色型研究型大学[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01期
8 张薇;;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浅析[J];网络财富;2009年04期
9 ;面向未来 发扬优势 把同济大学办成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吴启迪校长在校长换届和任命大会上的讲话(摘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沈红华;中国研究型大学形象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姚玲;周星;许爱伟;;试述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朱胜军;;论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潘黎;刘元芳;;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中的角色定位[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5 段远源;冯婉玲;;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相关问题思考[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6 何勇;裴晶莹;罗圣国;熊楚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管理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刘向兵;梁敬芝;;本科教育质量与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黄健;;刍议建设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工作[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9 王滨生;张德欣;邹广平;;积极发展适应研究型大学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杨涛;郭健;;美国研究型大学支持创办科技园区的历史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赵如江;研究型大学知识经济的发动机[N];科技日报;2000年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朱清时;在研究型大学创建一流学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3 赵秀红 翟帆;评估研究型大学还要看产学研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宋晓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研究型大学应承担起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使命[N];光明日报;2009年
5 徐维彬;建立符合研究型大学特点的评估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记者 刘纯友;我省4亿元资金支持科大[N];安徽日报;2009年
7 ;中国科大探索一流研究型大学办学新模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洪银兴;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建设作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 郭传杰;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功能[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李凝实习生李萌;研究型大学的核心是创新[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武学超;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沈仲丹;高校激励模式有效性的权变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双云;中美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5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栋;论我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梁敏乐;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李俊义;我国西部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李彤;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组织化[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32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3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