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变迁的主题变奏与时代特征
[Abstract]:The retrospect and reflection on the change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how that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s its core theme, are reflected in the practical picture of dispersion, three-dimensional and co-assimilation in the concrete historical variation. And because of its close in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cial changes in China, it presents economic drive, government-led, education follow-up, practical logic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80197)
【分类号】:G64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瑞;李大伟;;高校临聘人员管理制度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8期
2 李成坤;民办高校发展的若干思考[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李力;刘霞;;高等教育教学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教育学专业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冯用军;;不同利益主体对高考改革认同度的隐喻分析——基于云南省高三毕业班教师、学生、家长的实证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4期
5 王翠;高品位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甘露;;论“新失业群体”中诸问题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徐红;;评价大学教师一堂好课的五条标准[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8 王云;;贵州省新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析——以凯里学院为例[J];前沿;2010年22期
9 马慧;网络教育刍议[J];情报资料工作;1998年06期
10 王洪涛;;面向汽车企业的特色成人教育[J];汽车科技;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樊月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2 黄胜;梁光华;;论贵州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思路与策略[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潘锦全;冯素芹;;试论邓小平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4 张立新;王雅林;林涛;;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理释义及其调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温海燕;陈平水;;高等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探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武毅英;郑晖阁;;闽台高教资源互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草原;许燕青;狄京;李晓庆;杨舒程;;场效应管基本原理教学方法初探[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丁米;泰国大学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伟;基于DEA方法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绩效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韩锦标;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黄胜;从“逃学”到“向学”[D];西南大学;2011年
9 江志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赵惠君;“校园内的公共服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农郁祺;市场导向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崔丽敏;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何允;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代芳芳;大学班级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志忠;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辉;高职院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糜泽敏;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燕;南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郭红军;高等艺术院校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承选;关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宏观思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左铁镛;把握时代特征积极推进高教事业的改革与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版);1997年05期
3 胡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探索与争鸣;2000年06期
4 葛锁网;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1年12期
5 郑郁文;;抗战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证明[J];粤海风;2006年06期
6 潘懋元,高新发;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图景——《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评介[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1期
7 李艳,李玲;加入WTO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王成云;加入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中国教育情报的发展策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肖卫兵;;中国近代大学校长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述评[J];高校教育管理;2007年03期
10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网”开通[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凤桥;;私立途径是否适应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需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袁蕾;;中国高等教育产能过剩的成因及治理[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程朝翔;;大众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5 梅介人;;评中国高等教育三大热点问题[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刘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决策模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7 韩长日;傅凰;;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观[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8 张洪恩;;浅论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策[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李艳;;入世后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白振国;白莉娜;;加入WTO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展望[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冯佳 记者 刘继安;中国高等教育大步走向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沈祖芸 杨晨光;“中国高教的日新月异让我吃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刘锡潼;中国高等教育走入大众时代[N];北京商报;2007年
4 詹健 陈思中 魏劲松;两岸百家大学校长研讨中国高等教育未来[N];经济日报;2000年
5 记者 董国勋 姜成坤 刘星;让世界留学生成为“中国制造”[N];大连日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 丁永勋;期待南方科大成为一条生猛的“鲶鱼”[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记者 邢兆远;“立体运筹”引爆“创新强势”[N];光明日报;2003年
8 李文胜;中国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N];经济参考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曹培红;国际化挑战中国高等教育[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薛涌邋(作者为知名旅美学者);冻结高校学费不利于优胜劣汰[N];财经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兴发;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荀渊;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毛迪伯;跨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朱雪文;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戚德祥;出国留学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铁;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9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仲高;中国高等教育人口的地域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妙玲;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近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苏艳青;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艳;晚清科技引进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婷;中国高等教育: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意远;对中国高等教育目标取向中工具理性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朱春梅;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伦理精神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帅;中国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变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杨颖东;社区学院: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夏茵;中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5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35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