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20 01:50
【摘要】: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秉承"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以优先超前为理念,以开拓创新为灵魂,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特色服务为宗旨,真正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广州市建设"首善之区"和"幸福广州",实现产业高层次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Abstract]: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ea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Guangzhou should adhere to the Guangdong spirit of "daring to be the first in the world", take priority ahead as the concept, take pioneering and innovation as the soul, take the discipline fusion as the foundation, and take the characteristic service as the purpose.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ink tanks and think tanks,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good area" and "happy Guangzhou" in Guangzhou, and realize the high-level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ustry.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
【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1Y18)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冠;;试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制度创新[J];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2 赵佩华;张卫国;;广东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3 余玉娴;何斌;;粤港澳高等学校科技合作现状——对广东省高校的调查和若干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4 张美书;;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特性及其运行模式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21期

5 柳洲;陈士俊;;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软科学;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沟通教育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2 何远祯;浅议激励与工作效率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王炳明;;领导视角中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秦丽娜,刘烨,刘柏青;沟通与人际冲突[J];商业研究;2003年06期

5 秦丽娜,刘烨,刘柏青;群体思维的危害及成因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6 杨敏杰;创新型企业如何构建扁平化无边界组织结构[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7 刘兆发,蒋德忠;从民间借贷的保护机制看惯例的经济价值[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陈珍;李晓玲;黄爱龙;;医学院校科研创新团队运行机制研究[J];重庆医学;2010年07期

9 管艺飞;吕杰;马云启;刘丽娜;;基于创新体制下农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3期

10 沈宇平,宣建东;多层C/S网络计算模式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世峰;王克昕;南国良;;大城市边缘区有序协调发展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孟庆建;苏燕;;普通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探讨[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管艺飞;吕杰;马云启;;基于创新体制下农业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丽民;农业经济组织(AEO)竞争力评测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2 王汇群;企业经营能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宋伟;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4 李文祥;现代企业制度的效率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光岭;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6 陈上仁;中国高等院校成本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吴秋明;集成管理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徐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跨国公司战略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韩顺平;服务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巧玲;一所合并中学学校文化冲突的个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晓燕;GMCC公司学习发展体系建设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力;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4 王皓;供应链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5 汤睿;济钢科技人员激励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张宜霞;内部控制理论的构建[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7 章润华;决策与立法[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8 李振洲;核电站建设项目工程建造监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柯丹;国有商业银行激励与约束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10 丁宏欣;青海油田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许怀升,吴福光,冯增俊,黄循洛,杨移贻;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调研报告[J];高教探索;1997年01期

2 柳洲;陈士俊;;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3 许小东;关于R&D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1年02期

4 宋德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09期

5 封小云;粤港澳区域科技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前沿;2004年04期

6 席酉民;郭菊娥;李怀祖;;大学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的矛盾及应对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柳洲;陈士俊;;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软科学;2007年03期

8 周彬,周军,徐桂红;论科研团队的冲突管理与有效沟通[J];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祥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理论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4期

2 孟庆玲;乔军;陈创夫;剡根强;刘继荣;;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的培育[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侯希莲;谢建平;;浅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4 陈洪根,薛静;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团队特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7期

5 尹洁;李锋;吴洁;;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5期

6 王凤华;乔朋涛;杨芳;李靖靖;;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23期

7 刘长颖;;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4期

8 张晓静;张秋艳;孙凤林;;大学体育“四位一体”特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5期

9 曾翔云,王金国,王远坤;旅游烹饪专业学生实习基地特色模式探索[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10 孙艳华;培养高校科研工作核心能力的模式——科研创新团队[J];科技与管理;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晋琳琳;孙海法;;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资源管理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白春微;;贵州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A];第一届贵州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鲍勇;金生国;孙哓明;;积极构建新型特色模式和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徐宁;郭念峰;;构建特色模式的成人高等教育[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6 孙力;;制度创新与文明借鉴:改革开放鼎新社会主义的时代进程[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7 杨杰;;《黄帝内经》中诊法理论体系概要[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辛格;;在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上的致辞[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管理,打造中国石化特色模式[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张峰;促行业发展 保民众健康 创特色模式[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3 上海中期;构建有效风控体系 探索服务客户特色模式[N];期货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杨文平;突出“官产学研用”特色模式[N];长江日报;2009年

5 王金军 张海波;特色模式培育“杏坛消防使者”[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1年

6 爱民 会明;宁阳县“特色模式”助推“特色产业”[N];中国特产报;2003年

7 商报记者 渠竞帆;爱思唯尔:打造“开放获取”的特色模式[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8 刘振武 傅学军 彭海涛 王宇意;英山探索校长培训特色模式[N];湖北日报;2007年

9 何芬兰;长虹独创特色模式推“家电下乡”[N];国际商报;2009年

10 本报驻闽记者 王然 通讯员 李佳玲 康加赐 岑晓莉;打造船检管理特色模式[N];中国水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红波;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路径、模式和战略[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全裕吉;中小企业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满秀;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周甜甜;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管理体系的建设[D];中南大学;2006年

3 张洋;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赵潉潉;《体坛周报》北京奥运报道特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乔秀梅;豫北地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6 谭彩荷;山地城市旅游发展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7 胡燕妮;海峡两岸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韩红;洛阳市牡丹产业化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9 范蕾;国内传统拍卖企业网络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芳星;广东志高空调公司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81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81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a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