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视域下的文化传承创新
[Abstract]: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s the fourth fun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utside of talent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 society. The key fo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to perform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s to build themselves into an important place to inherit and spread the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to exchang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progressive culture of human beings, and to breed and create new knowledge and new ideas. An important cradle of the new theory. In order to build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direction of running a socialist school, set up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ducation", advocat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igorously develop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actively carry ou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Strive to achieve world-class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年
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年
3 李长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J];教书育人;2002年18期
2 ;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J];中医教育;1999年04期
3 张晓鹏;把握趋势——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一步思考[J];上海教育;2005年01期
4 王宪平;世界一流大学的评判标准论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5 ;世界一流大学的用人标准[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2期
6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J];云南教育;2002年12期
7 耿有权;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误区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8 杨福家;建世界一流大学靠什么?[J];教师博览;2005年03期
9 吴振利,杨永波;世界一流大学何以为大[J];教书育人;2005年17期
10 徐祖广;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历史的责任与实践的偏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和谐文化建设[A];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2 赵文;;青年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倪维斗;李政;李宇红;;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务必找准基点——兼谈改进论文博士的招生与培养[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李勇;;若干世界一流大学成本结构的实证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闵维方;;实践“三个代表” 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方法[A];山东解剖学会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王处辉;;关于中国大学何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A];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勇;闵维方;;若干世界一流大学成本结构的比较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杨福家;;从2004年诺贝尔奖看一流大学(摘要)[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大会特邀报告汇编[C];2004年
10 崔芳菊;李振;;建设同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餐饮服务体系——《北大餐饮改革五年纪录片》文字稿[A];发展与创新——北京高校后勤饮食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晴田圜;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应着重体制建设[N];科学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唐景莉;“敢闯新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王树权;肩负责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王端鹏;山东大学要建世界一流大学[N];济南日报;2011年
5 陈平原 北京大学教授;创世界一流大学,别订时间表[N];人民日报;2011年
6 闵维方;以改革开放精神创建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评论员;坚定信念,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N];新清华;2009年
8 熊怡;世界一流大学何时不再是梦想?[N];科学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肖雨枫;建设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徐玢;状元堆不出世界一流大学[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玲;大学组织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洋;生命视域下的传统道德与高校德育变革[D];西南大学;2009年
5 米俊魁;大学章程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7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谢亚兰;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及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文;我国大学国际化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欣;论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文化功能[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伟娟;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原因探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程术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捐赠及其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华;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马香莲;国内外一流大学形成模式案例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万坤;我国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组织创新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7 毛丹;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柔性引进探析[D];复旦大学;2009年
8 杨雪冰;高校学生管理创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张晶;我国高等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理论与方法基础[D];苏州大学;2006年
10 王琦;研究型大学“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1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8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