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维度
[Abstract]:Ideology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highlight distinct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narrow ide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class rule, but also i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college students' daily life, seeking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the harmony of social order.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dimens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improve the cognitive, cohesion and control of colle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realization strategy of mainstream ideological goals, and realize the methods and ways of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自洽性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2YJC710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4 刘建荣;;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5 谢军;;伦理意义上的“公共文明”浅探[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6 陈进华;;中韩未成年人公民教育比较研究[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7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朱金瑞;全荣花;;企业安全发展的伦理意蕴[A];第16回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春萍;叶幸男;;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经济发展[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汤海艳;;礼仪与和谐社会的构建[A];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松华;史嘉秀;许一春;;试述高校学生政工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同步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1984年02期
2 周琪;张家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现代发展路径的展望——200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讨会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 白显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11期
4 邓纯余;;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批判特性的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林泰;;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建设的艰辛历程与本质特色[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6 颜素珍;侯勇;;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研究回顾与发展趋向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7 黄世虎;;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8 张国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Z1期
9 白显良;;人才培养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01期
10 林伯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补缺之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研究》评介[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青;王坤;;大学生信任现状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莲芳;;正确对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宗教信仰问题[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3 刘肖岑;姜苈娟;;德育功利性的泛化和德育美学观的树立[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杨文汉;;以“三个代表”为思想武器 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杨文汉;;以“三个代表”为思想武器 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建达;“四成大学生认为就业靠关系”是一记警钟[N];中国老年报;2006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 周少川邋毛瑞方;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N];光明日报;2008年
3 朱慧松;“另类示爱”别过火[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王根荣邋李先昭;乡村,有我最美的十年青春[N];人民日报;2007年
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座谈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虹伟 见习记者 彭于艳;法学教育和研究站在更高起点上[N];法制日报;2005年
7 高点;大学生诚信建设是个系统工程[N];中国信息报;2005年
8 邱曙东;像方永刚那样常怀感恩之心[N];解放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章生;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整体化运作改变大学生毕业择业无序状况[N];联合时报;2006年
10 姜德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爱忠;当下中国知识型失业透视——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宋慧宇;公立高等学校公安机构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0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00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