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相互协调之管理策略
[Abstract]: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re the two wings to support and promote the operation of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ies should be unified and coordinated with each other,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unbalanced and misplaced in reality. Universities should continuously realize the organic coordination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renewal of management concept, the innovation of system and syste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llocation of human and property resources, so as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overall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春莺;高校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邹晓东,黄争舸,陈劲;基于学科核心能力的学科组织创新[J];科学学研究;2004年04期
2 黄秀兰,邹吉忠;加强科研工作,提高研究能力,形成和提升中央民族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韩延明;大学理念及其相近概念辨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Z1期
4 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涛;;试析研究型大学视阈下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2 刘赛;;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的比较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姚春玲;金良;史俊宏;;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建设的探索[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3期
4 刘超良;郭军;;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之内在因素的关系[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5 鞠建峰;;试论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6 孔祥沛;;评估视角下独立学院专业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年04期
7 徐祖胜;陈威;;我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情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8 林涛;刘琦晖;;应急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初探[J];中国应急管理;2011年01期
9 孔又专;张楚廷;;论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陈克文;;高校专业文化建设与发展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爱琦;;对“三本”学生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官丽辉;高志花;屈振华;;新世纪农业高校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杨春生;;内涵建设:地方高校“十二五”规划的主旋律[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国宁;江苏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抽检结果公布[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钱诚 缪志聪;我省高校掀起新一轮专业建设热潮[N];江苏教育报;2010年
3 ;建设高水平临床医院,推动医学学科发展 促进交叉融合,构建学科发展新格局[N];新清华;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宋晓梦;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发展“过热”[N];光明日报;2005年
5 记者 陈婉婉;安师大新增6个国家级项目[N];安徽日报;2008年
6 蒲向明;陇南师专成功引进首位博士[N];陇南日报;2010年
7 宋波;为了责任而坚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杨晨光;国家得人才高校添活力学生好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唐景莉邋杨晨光;异峰突起 群峰竞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潘思轶 陈吉忠 陈峰;一个给社会带来巨大实惠的学科[N];西部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贾莉莉;基于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李金奇;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艳华;高校学科组织结构及创新行为与学科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和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9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U,
本文编号:2501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01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