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概念与模式有关问题再探讨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elite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university reform in the stage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re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of elite and elite education, and holds that the elite in the stage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three characteristics: pluralism, professionalism and commonality; the modern elite education in the stage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from the traditional elite education in the stage of elite education,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differences in nature, values, function view, quality view and selection method; and there are four 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elite education and elit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concept, this paper furth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 of elite education mod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lite education model in the stage of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concept, elite consciousness, teaching staff and educational process.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教务部;
【分类号】:G6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霞;中国职业与社会变迁初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琳;;谈谈由《英才的形成与教育》引起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2 李建辉;;识读精英教育:从传统到现代发展中的多层意蕴[J];东南学术;2010年02期
3 李建辉;;普通高等院校实施现代精英教育的理念和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1期
4 李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英人才培育机制研究[J];传承;2012年18期
5 张永军;王艳;;刍议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年Z1期
6 李继华;魏淑丽;;对新版《李大钊全集》第二卷有关日本问题的疏证与补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方学礼;吴向明;;精英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8 刘尧;新世纪中国高等学校面临的新关系探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9 李建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理念建构[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10 李建辉;;普通高等院校实施现代精英教育的理念和策略[J];教育与考试;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郭永昌;上海社会阶层空间错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闫静;论竞技体育与精英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姝廷;学术英才群体接受高等教育背景的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昕;拔尖创新人才本科阶段的培养模式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彭正文;文凭与社会资源交换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戴玲;领导力培养与服务型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玉瑶;论法国大学校社会功能演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房晓梅;初中生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张建红;试析美国对英才教育教师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宗锦莲;学生精英制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伟;华中科技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案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赵晶;我国大众化背景下精英高等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生仁;李万里;李世萍;;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理念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3期
2 林国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若干问题思考[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李文乐;;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为背景[J];网络财富;2008年12期
4 杨艳琼;谭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7期
5 倪迎华;高香;赵志玲;姜蓝;;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余传杰;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学生工作的创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刚;徐立清;;高等教育大众化:一个青涩的话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郭凌瑜;;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有效执行的影响性因素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温成涛;董雅致;;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对中国推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几点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6期
10 胡芳;;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宏海;罗学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庆章;;立足新起点 把握新机遇 谋划新发展[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王恭博;闫祥林;;浅谈大学生厌学问题[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许长青;;高等教育投资战略:基于泰国学生贷款的案例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郑妍鹏;戴春爱;;关于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8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择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2 董学清;社会应营造大学生走上普通岗位的氛围[N];中国改革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陈丽平 邓新建;对高校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将减少[N];法制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守帅 实习生 丁静 熊博;圆更多人的“大学梦”[N];四川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澳门与横琴校园将由隧道连接[N];深圳特区报;2009年
6 兰州商学院党委书记 王肃元;解放思想与高校发展[N];甘肃日报;2008年
7 袁新文;大学不能“摊大饼”[N];人民日报;2007年
8 王继武;警惕高校的财务风险[N];科技日报;2009年
9 却咏梅 顾雪林(本报记者 却咏梅);“蚁族”:奋斗中无法释怀的青春梦想[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宙;做历史车轮下担当责任的前行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6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谢宗熹;大众化阶段我国普通高校校区扩建筹资方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文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9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10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20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0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