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完全成本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0 09:11
【摘要】:近年来,高校在经历了规模扩张阶段后,提出了内涵发展的新目标,对高校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校财务管理仍以简单核算和粗放管理为特点,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要求,导致高校存在办学经费不足和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悖论。因此,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发现高校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缺乏一个准确的成本基础,且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值是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取得的,使得评价结果存在偏差,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二部分,根据完全成本法的基本原则,对高校教育成本的成本核算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高校教育成本实施成本性态分析,界定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折合课时数等分配标准将间接成本在各成本对象之间予以分配。第三部分,在准确核算高校教育成本的基础上,从资源配置、运营情况和综合绩效三个方面构建了以高校二级学院为评价对象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以某高校为案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应用分析,并对该高校各二级学院的财务绩效进行了评价。 本文主要有三个创新点。第一:基于完全成本法和权责发生制的原理,将高校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等间接费用都纳入计算范围,准确的计算了学生培养成本。以高校二级学院为成本核算对象,在对高校教育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对高校各学院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了界定,并以折合课时数、教职工人数等标准将间接成本在各学院进行了分摊,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高校各学院生均培养成本的计算方法,为高校各学院的财务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基础数据; 第二,本文从资源配置、运营情况和综合绩效三个方面构建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权责发生制原理,对各收入支出指标进行赋值,以获得更准确的财务绩效评价结果。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研究基于收付实现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使得指标值更能反映高校经济活动的内涵。 第三,本文以高校二级学院为评价对象,使得在评价结果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更具针对性。由于高校二级学院在高校财务绩效中具有主体地位,更加契合高校精细化管理和内涵发展的战略需要。因此,以高校二级学院为评价对象,更利于高校资源配置能力的有效提高。
【图文】:

碎石,根值,学生,纵坐标


学生取得各类证}SX!;1000住952·爹1坑考弓口丁(}〔林)“牛二X!,10000月58如图5.1所示:丰员坐t,J、表小}){]J’数日,纵坐标为特全11_根。.叮以石到:第一个囚J’.l勺勺特t一]根值很高,又寸解释J写之了J‘变l灌;_l’f勺少:{}伏了4交人;第3个以).亏I’f勺1大IJ气特宁11丰l健了l,L者!l较小,义寸解释J写乏子J一变l毅的贡献很小,已纤成为,:J一被忽lu各}!勺“.;:J一川肉JI、}‘!勺子淬石”,})、1习匕

样本,学院


表5.6各学院2009和2010年综合得分及其排名学院2009年综合得分2009年综合排名学院 2010年综合得分 2010年综合排名12101】7合11一 0.6911一 0.5298一 0.6395一 0.0462 0.9318一 0.5278 0.2868 0.4256 0.4939 0.0978一 0.2945 0.6133 0.1205合11一 1.0440一 0.5643一 0.3613一 0.5250 0.9048一 0.3921 0.250304816 0.6037 0.1144一 0.2786 0.6900一 0.12051211810表5.6的第列为某;;万校的各学院代码,第一列为各学院2009年的综合得分,第二列为各学院2009年的排名七兮况,。从该表,1,.,,J’知在2009年学院c的则一务绩效水平最高,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晔;;关于讲授变动成本法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2 周浩;;浅谈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3 靳燕;;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17期

4 张迪;;论成本论理[J];才智;2011年18期

5 黄希;;高校后勤会计工作改良刍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仁寿;;论完全成本核算法在生态工业循环企业的运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青;;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有效性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程昔武;肖振东;张宏亮;;关于油气资产确认与计量的若干问题探讨——兼评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汤新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5 刘力萍;马艳霞;许秀芳;孙蔚;王朝辉;苏立宏;;财务政策对航天军工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影响问题研究[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6 张登洲;倪越星;;作业成本管理在军工科研单位运用的探索[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崔冽;;现代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下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与探索[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夏晓;省属国企财务绩效评价全国第六[N];江西日报;2011年

2 孟庆坤;两种成本法的案例剖析[N];财会信报;2007年

3 陈静;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模型验证[N];财会信报;2007年

4 李玲;“厚存”必亡[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杨文蔚;油气开采实现与国际接轨[N];中国证券报;2005年

6 刘洋 邢原强;西部会计制度创新势在必行[N];中国信息报;2001年

7 ;真抓实干出绩效 创新思维促发展[N];中国航天报;2010年

8 许忠;技术成果最高可奖50万元[N];中国石油报;2006年

9 黄智勇 侯艳妮 张晓杰;新准则影响EVA会计调整[N];财会信报;2006年

10 旷晶;油气开采折耗会计处理详解(上)[N];财会信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明星;农垦国有资产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选民;石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宝成;基于非参数方法的成本效率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谭旭红;矿产资源资产会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贝贝;基于完全成本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2 于洋;湖南潇峰实业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刘文;德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杨伟伟;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绩效评价模式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杨昌靖;电力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王江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韩元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荣昶;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杨平娥;种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陈利宁;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8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8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d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