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预算内经费增长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区域差异分析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80177)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辰梅;刘刚;赵长城;;论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之维[J];教书育人;2011年21期
2 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研究课题组;;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研究[J];高教与经济;1994年04期
3 马贞荣;;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4 胡媛;;浅析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5 李芳芳;姜安丽;顾申;;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研究现状[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3期
6 俸晓锦;俸学文;;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7 王杰宇;;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改革方向探微[J];世纪桥;2011年13期
8 陈志平;;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03期
9 王一惠;;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高校教育质量保障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04期
10 王善波;;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志;;人才资源配置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启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范海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孙诚;吕华;;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史秋衡;陈萦;;美国高等教育供给模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福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A];校长论坛——北京高校校长论后勤社会化改革论文集[C];2003年
6 王娜;杨文豫;;高校扩大招生对社会经济的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7 单中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张辉;崔晓林;;从拉动内需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9 李存俊;;大力支持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10 肖昊;;高等教育发展及其衡量[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殷宝平;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着眼未来 进一步提高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N];安徽日报;2008年
2 记者 朱小兵;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发展[N];台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雯;3小时解决高校发展7难题[N];东莞日报;2008年
4 记者 姚庆云;我市推进高等教育发展[N];安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秦小艳;扩大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成果[N];深圳特区报;2009年
6 杨妤;共商高等教育发展大计[N];人民政协报;2009年
7 记者黄世钊;我区“五大行动”力促高等教育发展[N];法治快报;2009年
8 韦婉灵;关于我区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专项工作审议意见的办理情况[N];广西日报;2009年
9 董涛;高等教育发展与西安软实力建设[N];西安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李强;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N];山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培轩;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高惠蓉;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慕静;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4 阎志坚;中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体制与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杨欢;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郑中华;基于制度视角的高等教育政策评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9 储祖旺;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2 周鹏;大学城建设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3 孙军;市民社会理论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黎娜;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发展与财政政策安排[D];山东大学;2008年
5 刘煦;山东省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周登高;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测算与提升策略[D];湘潭大学;2008年
7 李海云;论古希腊的高等教育[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刘晓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高等教育发展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建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熊焰;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经济动因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5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4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