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质量的舆论监督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0:00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的舆论监督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舆论监督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社会主体介入到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中来,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质量保障。作为社会调节高等教育质量的机制,社会舆论监督扮演着其重要角色,成为教育质量的“晴雨表”“监测仪”,表达了时代的要求和民众的呼声。众所周知,舆论监督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并且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缺乏对它应有的重视,专门的系统研究还较为单薄,仅仅停留在高校本身内部的舆情研究,,没有将社会舆论列入保障教育质量的研究当中,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舆论监督引入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之中,试图探究该机制的内在运行规律,以及其对质量的调节作用,以期对社会保障高等教育质量机制提供补充与借鉴。首先,本研究阐明了舆论监督何以能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分别从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及法律依据进行分析,得出舆论监督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客观的、不容回避的现实。进而分析了将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舆论监督机制产生影响的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文化传统因素、市场经济因素以及高等教育自身因素。在此前提下,根据舆论监督载体的不同将舆论监督高等教育质量机制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机制、传统媒介舆论监督机制与现代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其次,本研究重点剖析了三种机制类型的内涵、特点、构成要素、机制运行等方面,以期了解不同的舆论监督类型如何调节高等教育质量,同时选取合适的案例辅以分析说明,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舆论监督高等教育质量机制的运行规律及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最后,提出构建舆论监督高等教育质量机制策略,即营造良好的质量监督环境,建立质量监督的法律保障,重视公民伦理与道德建设以及构建多元舆论监督机制,期望为健全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注入新的血液。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 舆论监督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插图索引11-12
  • 第1章 导论12-25
  • 1.1 问题缘起及研究价值12-14
  • 1.1.1 问题缘起12-13
  • 1.1.2 研究价值13-14
  • 1.2 文献综述14-21
  • 1.2.1 舆论监督的研究14-18
  • 1.2.2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舆论监督的研究18-20
  • 1.2.3 舆论监督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的局限与展望20-21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21-22
  • 1.3.1 研究目的21
  • 1.3.2 研究内容21-22
  • 1.3.3 研究方法22
  • 1.4 基本概念界定22-25
  • 1.4.1 舆论22-23
  • 1.4.2 舆论监督23-24
  • 1.4.3 高等教育质量24
  • 1.4.4 机制24-25
  • 第2章 高等教育质量的舆论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类型划分25-36
  • 2.1 舆论监督何以能保障高等教育质量25-30
  • 2.1.1 理论依据25-27
  • 2.1.2 现实依据27-28
  • 2.1.3 法律依据28-30
  • 2.2 影响舆论监督高等教育质量机制的因素分析30-33
  • 2.2.1 社会心理因素30-31
  • 2.2.2 文化传统因素31-32
  • 2.2.3 市场经济因素32
  • 2.2.4 高等教育自身因素32-33
  • 2.3 舆论监督高等教育质量机制类型的划分33-36
  • 第3章 街谈巷议监督机制36-49
  • 3.1 街谈巷议监督机制的内涵及特点36-38
  • 3.1.1 内涵36-37
  • 3.1.2 特点37-38
  • 3.2 机制的构成要素与机制运行38-43
  • 3.2.1 机制的构成要素38-41
  • 3.2.2 机制运行41-43
  • 3.3 街谈巷议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43-45
  • 3.3.1 营造质量监督氛围43-44
  • 3.3.2 提高质量管理自觉44
  • 3.3.3 强化质量社会保障44-45
  • 3.4 案例分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的讨论45-49
  • 3.4.1 案例回顾45
  • 3.4.2 案例评析45-49
  • 第4章 传统媒介监督机制49-63
  • 4.1 传统媒介监督机制的内涵及特点49-51
  • 4.1.1 内涵49-50
  • 4.1.2 特点50-51
  • 4.2 机制的构成要素与机制运行51-56
  • 4.2.1 机制的构成要素51-54
  • 4.2.2 机制运行54-56
  • 4.3 传统媒介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56-58
  • 4.3.1 实施质量预警56-57
  • 4.3.2 规范质量行为57
  • 4.3.3 影响质量政策57-58
  • 4.4 案例分析——焦点访谈:没有结果的“学术成果”58-63
  • 4.4.1 案例回顾58-59
  • 4.4.2 案例评析59-63
  • 第5章 现代网络监督机制63-77
  • 5.1 现代网络监督机制的内涵及特点63-66
  • 5.1.1 内涵63-64
  • 5.1.2 特点64-66
  • 5.2 机制的构成要素与机制运行66-70
  • 5.2.1 机制的构成要素66-69
  • 5.2.2 机制运行69-70
  • 5.3 现代网络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70-72
  • 5.3.1 推进质量信息公开71
  • 5.3.2 表达公众质量观点71-72
  • 5.3.3 民主参与质量管理72
  • 5.4 案例分析——“南方科技大学去行政化改革”的网络监督72-77
  • 5.4.1 案例回顾73
  • 5.4.2 案例评析73-77
  • 第6章 高等教育质量的舆论监督机制的完善策略77-83
  • 6.1 营造良好的质量监督环境77-80
  • 6.2 提供健全的监督法律保障80
  • 6.3 重视公民的伦理道德建设80-81
  • 6.4 构建多元化舆论监督机制81-83
  • 结论83-85
  • 参考文献85-89
  • 致谢89-90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秋;;舆论监督就是一种民主监督[J];攀登;2008年06期

2 李霞;;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长效评价机制[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23期

3 叶战备;建立和完善舆论监督的有效机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05期

4 吴毅斐;刘宏奇;;论舆论监督的保护机制[J];现代视听;2007年02期

5 朱慧;;舆论监督分析[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孙旭培;;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同舟共进;1999年07期

7 郑保卫;;传统媒体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保持和发扬传统[J];青年记者;2012年21期

8 张晓静;侯树河;;四位一体新闻舆论监督新模式探索[J];人民论坛;2011年32期

9 钟杰;邓s

本文编号:255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5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