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智能运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3 11:21
【摘要】:针对当前我国交通信息化与智能运输系统建设的迫切需求,本文从交通运输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两个方面系统进行了我国智能运输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基于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和数据流程提出了在高校开展智能运输技术的教学思路;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科学考核体系、教师素质五个方面论述了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工程型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阐述了人才培养的类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玉梅,李辉,李孟顺,刘雪峰,付伟;交通运输类专业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2 丁卫东,钟炳迪,刘明;构建面向21世纪的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文;任晓佳;;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探讨[J];高教论坛;2009年03期

2 黄金鹏;邵千钧;;关于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J];高教论坛;2009年06期

3 钱卫东;刘彬霞;;面向就业需求的交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09期

4 司景萍;高志鹰;陈永艳;张慧杰;;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8期

5 秦朝举;袁丽娟;孙志强;;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和实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6 柴干;;创新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课程教学[J];高教论坛;2012年12期

7 宁乐然;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简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崔淑华;关强;;交通运输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4期

9 赵志国;陆昌龙;;应用型汽车类本科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方案的研究——以淮阴工学院为例[J];教师;2010年17期

10 骆勇;;交通运输专业实习模式及探讨[J];经济师;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永义;柴干;胡军红;吕孟兴;;面向高速公路应急救援需求的技术支持及人才培养研究[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韩艳;苗英豪;秦焕美;;在校本科生交通运输类专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与分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姜楷,袁建春,吴昌林,张福润;重点探索培养模式全面推进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2 修朋月,张宝歌;新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3 杨杏芳,朱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4 曹秀平,张耀春,陈娟;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连轻工业学院“因材施教教改班”改革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5 杨庆华;高校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09期

6 唐一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永能;陈新;刘英舜;;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S2期

2 刘伟宏;;《道路勘测设计》教学研究与探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11期

3 吴立新;倪铁山;;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10期

4 司景萍;林丽华;陈永艳;;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设置[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蒋建国;周建普;;《路基路面工程》网络教学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周建普;蒋建国;;《路基路面工程》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实践[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张文会;崔淑华;邓红星;李昕光;;发展性教育理论在交通运筹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02期

8 黄永青;訾琨;;应用型本科院校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交通运输专业为例[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12期

9 徐秦;“订单式”培养航海人才[J];中国水运;2005年08期

10 陈香莲;杨晋;;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俊;罗韧;;“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顺雄;;智能运输技术在客运动态管理中的应用初探[A];海南省公路学会2005年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3 康爱红;肖鹏;;土木工程专业道路系列课程一体化教学研究[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勇;胡一民;;航海技能型人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5 范晓飚;陈永洪;张丹;;三峡库区航运人才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A];江海直达船舶驾驶技术与安全管理论文集[C];2008年

6 耿加维;;浅谈宁波航标处精细化管理[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琪;;高素质海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A];桥区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1)[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晓丽邋李爱英;航海专业人才炙手可热[N];中国水运报;2007年

2 林芬;非航海工科毕业生也能当海员[N];中国交通报;2006年

3 杨玉新;南京地方海事局提前兑现服务承诺[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记者 洪梅芬 王志彦;上海配套建设船员专业人才市场[N];解放日报;2010年

5 昝爱宗;浙江涉海高等教育期待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6 蔡立;航运业吸引人才不只是薪酬[N];中国水运报;2008年

7 胡荣山;复合型高级航运物流人才抢手[N];中国水运报;2007年

8 李夏邋通讯员 王进;天津港比利时合作培养港口经营人才[N];天津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胡荣山;上海海大探索港口人才培养新模式[N];中国水运报;2006年

10 胡荣山;上海海大为港口企业“定做”人才[N];中国水运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美娟;宁波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2 安鸣(Aung Naing Win);“海上货物运输”多媒体课件开发及其课程的教学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3 孙箭;航运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田春;钦州港港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5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55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