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及效用

发布时间:2019-11-03 14:20
【摘要】:辅导员团队工作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具有独立的两级团队组织与职级序列,有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具有"纵"、"横"的发展空间。它解决了辅导员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问题,消解了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提高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使辅导员工作具有了职业价值核心,并能形成真正的辅导员文化,塑造职业灵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海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及对策[J];甘肃林业高职教育(综合版);2010年01期

2 贾敬灿;左勇;;职业化: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路径[J];科学大众;2009年05期

3 何峰;;高等学校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李永山;;美国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01期

5 李利;王锐兰;韦蔚;;团队文化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巫阳朔;;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邬双;;人格与幸福的审美内涵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余艳丽;;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王劲,王孝付;论高科技企业学习型管理团队构建与学习[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巫阳朔;;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与发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密佳音;;环境正义:政府弘扬正义美德的新领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李红霞;张玉田;闫旭峰;;国家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8 唐剑,任亚凡;浅析电子商务面临的伦理挑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4年24期

9 董红娜,夏洪胜;网络经济下虚拟团队管理初探[J];商业研究;2005年12期

10 赵王宣;;基于绩效的知识团队可变薪酬的研究[J];才智;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赵士辉;;简论加强道德的组织评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王立宽;;构建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伦理[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艳娟;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博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6 袁建辉;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邹海贵;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D];中南大学;2010年

8 王中原;王阳明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罗光强;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过程中知情同意问题的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郑娟;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管金宝;中小企业核心团队有效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宋佳;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及其出路[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楠;大学生求职信中诚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孙浩;M石化公司ERP项目团队建设与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春波;团队运作与团队管理[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5期

2 周先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五项机制[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3 叶芜为;黄伟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困惑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杨玲玲;丁振国;;论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职业化[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1期

5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6 叶一青;创造一个团队 可以征服世界[J];科技信息;2000年12期

7 童玉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透视:成因及干预措施[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王大贤;;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龚娴静;;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宗贞勤;我国企业团队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歌;宋娟;;优势与障碍——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6年05期

2 赵建利;;职业化趋势下高校辅导员素养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6期

3 许嫒,魏俊霞;浅析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艺术[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黄秀娟;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浅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17期

5 杨科;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浅谈[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罗开田;高校辅导员应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7 金秀兰;论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李濠江;杨毅;;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言传身教[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3期

9 杨广宇;武林;;浅谈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创新[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03期

10 方文;;工作中必备的十大网络利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秀芳;牟永念;;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与组织承诺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沈自友;;论高校辅导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原则[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课题组;陈秋燕;;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基于泉州三所高校的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4 姚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传承性研究及其实现[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江芳俊;;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问题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10年

6 王杨;任炜;文然;;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助理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7 武锦婷;;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8 张丽玉;;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9 林文婕;;冲突与融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调适[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吕秋芳;邢姗;;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青瑶;复旦建全国首个高校辅导员协会[N];东方早报;2005年

2 李秀民;论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标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李雪林;高校辅导员走上职业化道路[N];文汇报;2005年

4 金柯;人生导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N];解放日报;2005年

5 桂人;引导有序流动 稳定优化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N];人民日报;2005年

7 实习生 原婷婷 本报记者 董乐平 马楠;百姓健康的守护者[N];延边日报(汉);2011年

8 莫柯 王志薇;一支有“精神”的队伍[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9 记者 于力 李江泓;高校辅导员素质先要让学生信服[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王寒梅;建设飞航智库 支撑战略决策[N];中国航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玮;基于素质德育观的辅导员职业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2 李冠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BPR战略研究与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刘刚;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 徐彦红;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5 夏明堂;高校辅导员“道德教育专业能力”缺失及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卢吉超;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汤琳夏;高校辅导员队伍激励机制研究一个设想方案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倪鑫;我国高校辅导员薪酬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高永祥;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文婷;高校辅导员专业素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5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55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2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