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综合职业能力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9-11-20 08:07
【摘要】:围绕高职教育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以岗位职业技能形成和工作流程为依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共同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思考教学链中各环节人才培养规范和课程质量标准,深化课程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南志珍;;高职课程“模块化”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卢文涛;李树德;;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再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年08期

3 傅伟;袁强;王庭俊;;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锦平;张潞艳;;采矿本科毕业设计的模块化分析及计算机专项能力培养[J];福建电脑;2011年06期

2 谢英姿;;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开发[J];经济师;2012年04期

3 蒋丽华;;系统论视域下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体系改革[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傅伟;袁强;王庭俊;;学习领域课程《化工用泵检修与维护》开发与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清;福建茶学教育现状与思考[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焦振宇;浅谈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单片机教学的课程改革[J];高教论坛;2005年01期

3 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年03期

4 张友辉;肖凤翔;;关于行为目标取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J];教育与职业;2007年24期

5 曾丹;;汽车专业一体化与模块化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6 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12期

7 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5期

8 梁国浚;刘德强;;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04期

9 龚小勇;就业导向的模块化动态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J];职教论坛;2005年30期

10 陈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与应用[J];职教论坛;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国俊;关于行政信息管理专门化课程体系问题的几点思考[J];档案学通讯;1992年06期

2 王伟廉;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1997年04期

3 郑蔼娴;A-LEVEL:世界名校,一步到位[J];广东教育;2005年Z1期

4 王根顺,杨峻;论高校课程体系 存在的矛盾与问题[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7年04期

5 吴锦程,周明儒;高师“332”课程体系的内涵和特点[J];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05期

6 李华;关于建构高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课程体系的设想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7 冯惠敏,文辅相;大学普通教育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8 王琳,孙杰;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优化[J];航海教育研究;1996年02期

9 李琳,戴猷元;分析差距 明确定位 整体优化 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1997年01期

10 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三)——关于构建面向21世纪的先进课程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洪亮;;创新型大学生的培养与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张东海;黄炜;孟燕;;构建双语教学课程体系 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淑清;杨巧宁;李学斌;;国内外信号系列课程的结构与关系[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小军;张丽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马小军;张丽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景夏;郑学瑜;胡冰新;;电路分析基础重点课程建设思路及其关键问题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叶望;;论工科高校课程群建设的评估要点[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贺秀良;孙丽;贾小东;李萍;;构建综合实验平台,打造“大学实验”课程体系[A];2004年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杰臣;;试论独立学院三位一体的“331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教学特色[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石意如;;改进我国专业会计硕士(MPAcc)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邢兆远;下决心推倒陈旧的课程体系[N];光明日报;2009年

2 ;构建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N];光明日报;2009年

3 任时文 特约通讯员 王健;初步形成科学发展观课程体系[N];解放军报;2009年

4 陈霄英;北京物资学院“企业沙盘模拟实训课程体系”通过评审[N];科技日报;2008年

5 张桂辉;教师讲课何以没“自己的东西”[N];福建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晖 实习生 娄晓静;河南商专建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N];河南日报;2009年

7 薛继升;构建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体育院校课程体系[N];光明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杨忠阳;紧贴社会需求 培育优秀人才[N];经济日报;2009年

9 肖玉华 卢惟;构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课程体系[N];光明日报;2000年

10 编译 李茂;为上大学和就业作准备[N];中国教师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5 崔智涛;大学生生涯发展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常思亮;大学课程决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聆灵;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捷;高校课程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彭钟山;贵阳学院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刘春颖;中美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济远;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贺更粹;以主体性教育理论指导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黄磊;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贺中元;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肖鸿雁;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秀丽;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10 梁晓风;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63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3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