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梁红;;论“缄默”的教师实践知识[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邹斌,陈向明;教师知识概念的溯源[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慧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综述[J];理论月刊;2009年03期
2 何淑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过程中的三对关系辨析[J];文教资料;2010年29期
3 梁欢;;关于高校辅导员先“职”后“专”发展之路的探讨[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曹琨;陈兴军;陈瑶;吕达;杜宪增;;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杨晓慧;;加强高校辅导员培养 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05期
6 王波;侯启海;冯素玲;;论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年01期
7 袁杨华;;高校辅导员职业应趋向专业化——从教师专业化角度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梁作甲;;关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方法与途径的思考[J];理论观察;2008年05期
9 张秋辉;王继辉;;浅析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认识与实践误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陈绍山;;“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究进程(2005-2010)——基于期刊数据库文献的题名检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付文佳;;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刘艳华;;关于高校学生工作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探究[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万正刚;寇海莲;;论E-learning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李军法;高校德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2 田青瑶;复旦建全国首个高校辅导员协会[N];东方早报;2005年
3 李秀民;论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标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4 李雪林;高校辅导员走上职业化道路[N];文汇报;2005年
5 金柯;人生导师:仅有热情是不够的[N];解放日报;2005年
6 桂人;引导有序流动 稳定优化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及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N];人民日报;2005年
8 翁铁慧;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N];解放日报;2008年
9 记者 于力 李江泓;高校辅导员素质先要让学生信服[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李雪林;上海高校辅导员日趋专业化[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龚春蕾;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岩松;基于胜任力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丽媚;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俞雪琴;专业化进程中高校辅导员素质及其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冷开振;新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鹂;论辅导员专业化及其推进策略[D];汕头大学;2007年
5 刘金睿;高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郁军态;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队伍建设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冯晓星;高等院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8 林成华;走向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刚;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徐彦红;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35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