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4 14:10
【摘要】:高等院校系统、创新的职业指导模式,已被一些高校推进和实施。这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制订职业规划、提高就业质量、增强综合素质。但是,我国现行的高校职业指导存在着工作定位模糊、机构力量薄弱、人员配备不足、指导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职业指导的个性规划、全员参与、全程辅导、促进创业等教育模式的创新,将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与障碍,加快推进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华;余杰;;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8期

2 李向明;;高校职业指导系统的构建及其实现途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郭玲玲;周伟;;高校职业指导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冬冬;普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戚景云;;基于职业发展的高校学生组织建设问题研究[J];成功(教育);2012年10期

2 魏颖;;职业指导在高校就业工作中重要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2年2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伟,烟青;中美高校就业指导之比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年10期

2 刘淑玲;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2期

3 徐德斌;;高校职业指导模式个性化创新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魏朝晖;沈浩;赵淑彦;;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丁秀玲;;人员测评在职业指导中的应用与发展[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6 吴宏伟;张国栋;;关于在高校中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的探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金蕾莅,杜嘉;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的效果评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赵铁,林昆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04年03期

9 覃干超;高校职业指导系统的自组织研究[J];高教论坛;2005年05期

10 李军;费剑南;董承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解读[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曹稳;成功性就业与当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冰峰;胜任力模型与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林;邓荣华;;对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10期

2 王颖;黎茂金;;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9期

3 骆雄辉;;高校职业指导教育问题探究[J];学理论;2010年16期

4 郄艳丽;;浅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J];职业时空;2007年21期

5 吴秀霞;;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历程与趋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4期

6 王颖;黎茂金;;加强职业指导 提高大学生就业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6期

7 伊文斌;何锦龙;;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年06期

8 陈小艳;;以职业指导统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建[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于泳红;汪航;;职业决策困难研究新进展及对我国职业指导教育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林常青;;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宏志;;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红兵;周章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董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府对策[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蔡劲松;;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思考[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8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9 刘娟;张佳欣;;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10 张玉霞;;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彤 储国强;大学生就业:努力就会“牛”转乾坤[N];科技日报;2009年

2 蒋晔 卢大敏 崔彦玲;我市大学生就业:两头乐观、中间低迷[N];常州日报;2005年

3 联超;大学生就业关键要转变观念[N];大理日报(汉);2005年

4 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董艳;他们更让人牵挂[N];湖北日报;2005年

5 齐智杰 记者 薛婧;观念陈旧仍是大学生就业软肋[N];黑龙江日报;2005年

6 杨忠阳;大学生就业 观念正随需求变[N];经济日报;2005年

7 王东升;大学生就业率也应挤挤“水分”[N];联合日报;2005年

8 王东升;大学生就业:观念决定前途[N];联合日报;2005年

9 王艳 孙宜华;大学生就业天地更加宽广[N];连云港日报;2005年

10 新华社记者 胡梅娟;大学生就业: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限制[N];闽西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胜国;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绩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薛利锋;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齐严;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丹;大学生“村官”出口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郭娜;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孙之光;政府扶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4 那佳;大学生就业中公共部门作为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5 倪洪章;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U,

本文编号:2576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76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f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