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点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08:37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特别是2001年底加入WTO后,我国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三重转变的趋势更为明显,从而导致我国高校教育环境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冲击下,社会上所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物、重大事件、深刻变化、关键问题等等社会热点,必然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因此,正确利用这些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通过对这些社会热点的分析,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坚持正确引导方向的“热点教育”势在必行。 整体来看,目前关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热点问题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热点”选择时效性差,导入与导出存在实际意义的反差;(2)“热点”教育的联系性不够,没有把“热点”正面价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因而,存在就事论事的现象,缺乏深入性。(3)“热点”教育的规律性缺乏研究。一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熟悉掌握,从而在技术层面上缺乏实用性。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 本文主要对大学生热点的范围及特点、大学生热点教育的意义、热点来源的选择途径、热点教育的方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充分重视并利用好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热点教育。加强热点教育是由当前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决定的,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必然需要,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大学生热点教育的问题研究,本身就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性、规律性的探索和深化,也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的研究。文章通过对热点的基本属性、基本特点的分析,通过对大学生热点的范围及特点的分析,明确了大学生热点教育的来源范围、教育特点。指出大学生热点教育应当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实际,注重时效、注重实践,结合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和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好教育来源,形成学生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596477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弘政,姜晓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王辉;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几点思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邓耀彩,吴薇;新时期大学校园热点及其心理学思考[J];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南钢;“教育热点问题”与“教育研究热点问题”辨析[J];教育评论;2002年03期
5 赵书爱;以课堂教学为主导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6 辜天琪,朱惠民,胡仪元;普通高校学生思想热点的现状——基于陕西理工学院的调查[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高娜,魏明超;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主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25964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