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与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5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汉娜;郑平;陈文生;;科学教育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2 王维青;;高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10期
3 刘振亚;余波;夏克坚;刘礼书;刘秀娟;;科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徐忠东;姜先荣;杨杰;周衍茂;;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吴洪莉;陈义成;程建生;;关于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结构方面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5年35期
6 罗季重;;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张永修;;如何把师资的底子打厚[J];教育;2007年33期
8 饶志明;翁文;林珩;蔡文联;姚碧霞;杨妙霞;;高师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权玉萍;;高专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7期
10 王光彦;;关于贵州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壮伟;;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杨丽徙;;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内容和安排的思考[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丁玉贤;;试论通识教育对理工科大学发展的影响[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林秋雁;侯泉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学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英姿;叶安丽;陈志新;;建筑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令习;;试论针刀医学的课程设置与学科发展[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邝孔秀;;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基于十年中学数学教师成长的反思[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杨昂岳;曾砥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形成和发展[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9 鄢志娟;;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唐斌;赵一标;;综合性大学办师范教育的办学目标及课程设置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肖磊;科学教育专业“有市场无需求”急需改变[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高校课程设置应建立灵活机制[N];中国电子报;2009年
3 上海市同洲模范学校校长 程彪;聚焦四大能力:课程设置张扬“先导力”[N];文汇报;2010年
4 仝静海;邀请14名企业一线专家参与课程设置[N];河北日报;2008年
5 王芳 李军;改革会计专业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刍议[N];江苏经济报;2001年
6 李姿松 刘强;西藏农牧区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问题探讨[N];西藏日报;2010年
7 沈奕;今春起我省调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提升素质,《科学素质纲要》出发点与落脚点[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李林 记者 冉昌龙;电信职校课程设置新模式获得成功[N];自贡日报;2010年
10 新华社记者马晓春、本报记者翟启运;总参所属院校迅速调整课程设置[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磊;我国高师综合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框架的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吕耀中;英国学校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袁长蓉;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金捷;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7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性选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姚加惠;高等教育学制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海燕;贵州省高师院校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些问题与探讨[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银桂;我国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实验类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倪俊超;促进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课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郝红梅;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冉孟华;甘肃省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海燕;我国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探讨[D];西南大学;2007年
9 吴常红;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静;邯郸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09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0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