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现代就业意识培育研究
【图文】: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30份,回收调查问卷525份,回收有效率99.05%。⑧涵盖学科门类8大类,⑨学生分布为2002级、2003级、2004级,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47人(见图3.1、表3.1、图3.2)。图3,1陕西省省属八所本科院校调查人数
结构上(见表3.7)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指标体系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该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学历状况、职称状况、人员编制等指标。3I’]最为急迫的是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严重不足(见图3.3)。如按照“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图3.3八所高校05、06届毕业生情况统计(单位:人)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保证不低于1:500”的要求[34l,可以说,就业指导人员的“人力配置”制约了探究市场动态的力度。虽然国家教育部要求“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摆在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134]实际上,,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存在诸多问题,其“智力”支持不足,导致在探究市场动态上的劣势地位。基于此,提升大学生应对就业的和谐能力上的失位成为可能。就业指导中心功能也因此指向“就业信息”收集,并组织实施本校毕业生的就业洽谈会为其主要功能,并将招聘信息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实施“垄断”,所有的理由都被“服务”本校学生的“就业”与提高本校的“就业率”淹没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在运作就业市场信息上的竞争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7.38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赵楠;;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西部四所高校毕业生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徐光仪;卢建飞;;浅谈大学生就业意识培养[J];教书育人;2010年06期
3 陈亚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03期
4 詹志博;;大学生就业与思想政治教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王子原;胡艳;;基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高校就业管理人员素质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刘志侃;陈晨;;基于高校计算机(院)系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的实践探索——以陕西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为例[J];网络财富;2009年07期
7 康秋林;;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5期
8 张建奎;王美婷;;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心理素质养成研究[J];职大学报;2012年02期
9 焦宏图;;毕业生就业协议的违约救济途径探讨——从用人单位视角出发[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海燕;大学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修迎;当代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中的劳动合同意识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书琼;江西省高校跨学科体育硕士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与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琨;体验式就业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小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6 唐洁;广东省高职高专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王建华;论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与引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治斌;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张悦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融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2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2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