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优化我国研究型大学师资学缘结构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1 12:06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己任,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研究型大学产生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与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如何弥补这些不足,使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高等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我们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它是研究型大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学缘结构作为衡量师资队伍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对整个师资队伍的学术活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都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型大学的管理者在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过程中已必须对其加以重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研究型大学师资学缘结构不甚合理,这些不合理抑制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阻碍其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本文从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入手,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五所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的25个学院师资的学缘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所得数据,总结出研究型大学师资学缘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遵循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客观规律,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国家、研究型大学和教师三个行为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优化研究型大学的师资学缘结构,旨在推动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进步与发展。 本文主要有三个创新点。首先,本文专门从“学缘结构”的视角,探索我国研究型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其次,本文提出个研究型大学师资学缘结构的优化标准应根据大学的自身情况有所区别;最后,本文提出政府应健全相关法规、提供财政支持,保障研究型大学师资学缘结构的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黎藜;胡汉辉;;研究型大学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J];科技与经济;2011年04期

2 王守业;;美国赠地大学的历史及其启示[J];科技导报;2011年17期

3 赵涛;;试析研究型大学视阈下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4 李延保;;对“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性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5 赵继;郑东;金祥雷;;研究型大学学术发展的逻辑主线[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6 苏娜;;国外研究型大学与研究生教育之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0期

7 康利;;论述研究型大学对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优势[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8 汤俊;;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区域布局的不均衡性——基于区域发展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9 黎军;石恒慧;毕清波;;论研究型大学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的突破与创新[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0 吴晓郁;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特色及思考[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娄成武;;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2 姚玲;周星;许爱伟;;试述研究型大学与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生[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2008年

3 雷玉双;;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建设[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岳利民;;研究型大学生理学教学的初步探索——细胞生物电活动教学片断实录[A];中国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朱胜军;;论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潘黎;刘元芳;;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中的角色定位[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上)[C];2005年

7 刘福江;吴信才;郑贵洲;郭际元;;“研究型学习”模式在研究型大学GIS专业人才教育中的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段远源;冯婉玲;;研究型大学教材建设相关问题思考[A];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C];2010年

9 何勇;裴晶莹;罗圣国;熊楚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管理初探[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刘向兵;梁敬芝;;本科教育质量与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培育[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段宝岩;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2 谭新政;“号脉”研究型大学[N];解放日报;2003年

3 姚化成 郭金明 任晶惠;大工迈进研究型大学之门[N];辽宁日报;2004年

4 记者 吴长锋;4亿元助中科大建一流研究型大学[N];科技日报;2009年

5 中山大学 黄瑞敏;研究型大学应引入团队激励机制[N];深圳特区报;2009年

6 记者 滑翔;把南方科大办成高水平有特色创新型研究型大学[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铁铮;北林大加快实现研究型大学转型[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付毅飞 林莉君;希望研究型大学“一步到位”[N];科技日报;2011年

9 记者王丽丽;中国矿大向研究型大学转型[N];中国煤炭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李凝;解析“研究型大学”[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正;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武学超;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任喜峰;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郭树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及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朱军文;基于SCIE论文的我国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产出表现研究:1978-2007[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艳;优化我国研究型大学师资学缘结构的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2 刘双云;中美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机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义;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院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4 吕思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教育政策基础及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高昀;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规划[D];湖南大学;2005年

6 彭正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德育模式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栋;论我国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梁敏乐;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赵博颉;现代大学制度下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俊义;我国西部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3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3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