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07:32
【摘要】: 我国于1997年开始实行普通高校的全面收费制,实现了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化。收费制改革的实践,使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以政府和受教育者个人负担为主、社会捐赠等方面为辅的成本分担格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经费面临的困难。但作为高校教育成本分担基础的高校教育成本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因此使高校收费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遭到质疑。同时收费制的推行及学费的不断上涨,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成本分担问题的关注,如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合理依据是什么、各分担主体应该如何分担、分担多少等。所以,合理确定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科学依据,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就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为政府实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和制定高校收费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点: 1、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演变。本部分主要介绍有关政策的演变过程,介绍我国实施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背景。 2、高校教育成本与成本分担的理论界定。本部分在介绍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构成要素应包括确定的高校教育成本、影响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因素、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基础,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方式,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比例等六个主要方面。 3、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实证研究。本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实施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有关问题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目前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本部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所反映的情况,提出了应将高校标准教育成本,即由相关方面在办学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制定的,,高校为培养人才而应该耗费的教育资源的价值,作为分担机制的基础,并对其进行了测算:构建了一个,以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和受教育者个人就业情况为依据确定高校学费,以高校自身情况为依据采用多种方式分担高校教育成本,以财政收入为依据将政府作为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最终主体的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5、政策建议。本部分提出了为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完善所要采取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制定好教学技术指标、为实行标准成本奠定基础;实行差别对待政策;建立就业预测系统、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完善相关法律、鼓励对高校的多方投入;提高高校运营能力;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建立高校综合质量评估系统等。
【图文】:
均 均纯收入(元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4、2005、2006整理图4.2.3一 12000年到2005年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演变Fig.4·2.3一 1ThesitUationofaverageresidentfamilydisPosableineomebe七刃een2000and2005我们可以看到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期,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由19656.40元提高到31059.28元,增长了58.01%;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纯收入由9464.28元提高到13279.99元,增长了40.32%。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使其有能力支付一定的学费来接受高等教育。2、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对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但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明显。从图4.2.3一1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表4.2.3一1更详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从2000年到2003年4年间
均 均纯收入(元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4、2005、2006整理图4.2.3一 12000年到2005年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演变Fig.4·2.3一 1ThesitUationofaverageresidentfamilydisPosableineomebe七刃een2000and2005我们可以看到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期,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由19656.40元提高到31059.28元,增长了58.01%;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纯收入由9464.28元提高到13279.99元,增长了40.32%。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使其有能力支付一定的学费来接受高等教育。2、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对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但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明显。从图4.2.3一1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表4.2.3一1更详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从2000年到2003年4年间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7.5
本文编号:2642024
【图文】:
均 均纯收入(元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4、2005、2006整理图4.2.3一 12000年到2005年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演变Fig.4·2.3一 1ThesitUationofaverageresidentfamilydisPosableineomebe七刃een2000and2005我们可以看到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期,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由19656.40元提高到31059.28元,增长了58.01%;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纯收入由9464.28元提高到13279.99元,增长了40.32%。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使其有能力支付一定的学费来接受高等教育。2、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对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但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明显。从图4.2.3一1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表4.2.3一1更详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从2000年到2003年4年间
均 均纯收入(元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4、2005、2006整理图4.2.3一 12000年到2005年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演变Fig.4·2.3一 1ThesitUationofaverageresidentfamilydisPosableineomebe七刃een2000and2005我们可以看到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同期,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由19656.40元提高到31059.28元,增长了58.01%;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纯收入由9464.28元提高到13279.99元,增长了40.32%。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使其有能力支付一定的学费来接受高等教育。2、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对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乡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但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城乡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明显。从图4.2.3一1我们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户均纯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表4.2.3一1更详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从2000年到2003年4年间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7.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楠;我国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教育成本分担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唐志涛;基于成本分析视角下高等教育投入对教育质量影响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3 敬贵玲;乌干达公立大学双轨学费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4 甘吉世;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现状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2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42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