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世界遗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23:15
【摘要】: 世界遗产研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培养世界遗产人才,本文依据大量的数据,科学的分析目前国内高校世界遗产人才培养状况,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探讨国内世界遗产研究的现状,并提出拟解决方案。本文共分六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引言,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世界遗产的概念及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是关于中国世界遗产的介绍。 第三部分,依据大量数据,分析我国高校世界遗产研究现状。从两大方面探讨,一是高校世界遗产人才培养情况,一是世界遗产地作为教学和科研基地作用的发挥情况。本文从高校培养的研究生阶段的世界遗产人才状况进行分析,从中得出目前高校中开设世界遗产研究方向的学科还不够全面、承担人才培养的高校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人才培养分布很不平衡、研究机构建设很不完善以及世界遗产地的利用还相当的滞后等问题。 第四部分,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得出的结论,试探性的提出我国高校世界遗产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应从两方面解决,一是人才培养方面,一是研究机构建设方面。 第五部分,提出应该在高校构筑教育体系,从教育上根本的解决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问题。构筑教育体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发挥优势学科培养专业世界遗产研究人才,一是在大学里开设世界遗产通识课,普及世界遗产知识、为世界遗产研究储备人才。本文在最后就世界遗产教育意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提出培养公民世界遗产精神是世界遗产教育最大的意义。 第六部分,结语部分里简要、精炼的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成果。 总之,世界遗产研究在我国还是新兴学科,本文仅作初步探讨,还有待学术界继续研究,使我国世界遗产研究跟上世界遗产申报步伐,并成功的与世界接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2.0
本文编号:2662696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2.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尹国蔚;;近十年我国世界遗产教育教学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06期
2 黄江丽;王瑾;洪剑明;;世界遗产教育在大学的实践模式探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冯春艳;洪剑明;王瑾;;师范生世界遗产教育人才培训模式探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丽娟;中学世界文化遗产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家宁;浚县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62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6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