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力

发布时间:2020-06-02 16:42
【摘要】: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场域中,大学生跨文化交往力的培养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和新目标;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需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往的意识、态度、自觉力、分辨力、创造力以及跨文化冲突中的协调力和理性表达力。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围绕大学生跨文化交往力培养这一新的目标点,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上进行设计和创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蕾蕾;;如何理解爱国主义?——兼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问题[J];哲学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們;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守护神[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董世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状况及教育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韩美群;;新农村文化创新的逻辑考量[J];武陵学刊;2011年06期

4 顾伯平;论民族精神[J];大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5 杨红英;;论先进典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6 方哲红;对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7 游家胜;;论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和谐思维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1期

8 田丰;在批判与建构中探索城市文化新路径[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郑玉元;青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严国红;;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J];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武永亮;;青海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研究[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冯志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王新杰;论小康社会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贺萍;西部大开发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伟;军工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付风霞;当代社会思潮多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挑战与对策探讨[D];西南大学;2011年

3 孙连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探析[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1年

4 冯增振;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柒文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婷;加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刘晓红;宿舍内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的影响与引导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8 郑海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文化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文娟;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丁小宇;提升综合国力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培育[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秋石;;从爱国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求是;2009年17期

2 郭圣铭;历史教育的重大意义[J];史学史研究;1985年02期

3 贾茜婷;陈冬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年06期

4 刘志琴;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J];学术月刊;199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华蓉;谈团旗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教书育人;2005年S4期

2 汪新科,赖海雄;把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1995年S1期

3 肖剑忠,林龙;抗日战争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Z大学为个案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年07期

4 邱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5 尤加国;;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J];文教资料;2008年35期

6 牛晴岚;;坚持以人为本 做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周尉东;;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再认识——浅谈理性爱国主义教育[J];中外企业家;2009年04期

8 赵勇;;论红色电影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及运用[J];电影文学;2009年20期

9 曾娜贤;;新时期“海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J];福建党史月刊;2009年22期

10 林松;林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小林;;海南经济特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A];海南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贵彪;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张掖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 郝志功 记者 李桂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N];廊坊日报;2005年

3 记者 戴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大力唱响时代主旋律[N];重庆日报;2009年

4 庄玉霞;浅谈我区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义[N];西藏日报;2009年

5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宋晓亮;爱国主义教育重在爱国心培养[N];黑龙江日报;2011年

6 记者 章奎 实习生 杜雅娟;档案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7 李梅;课堂应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N];内蒙古日报(汉);2000年

8 通讯员 禹爱华邋记者 龙军;湖南一师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N];光明日报;2007年

9 代乐 刘静;荣辱观教育谱新篇[N];贵州日报;2006年

10 窦孟朔;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考[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霞;中美爱国主义教育现状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王浩;地方大学生军事择业心理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宏伟;新时期大学生爱国思想的培育与引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传和;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林仁琅;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廖黎芳;网络时代的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廖明;大学生民族意识及其导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姜涛;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7 海莉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于林;新时期新疆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杨晓刚;中美两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雁;多元文化激荡与军校爱国主义教育[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93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93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