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模式及风险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7 14:46
【摘要】: 高等院校从1999年扩大招生至今已经8年。在教育体制改革、招生规模扩大、教育资源紧张的形势下,高校新校区建设迅速发展起来。 高校新校区建设工程浩繁,耗资巨大,投资期长。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背后,是制约高校发展的资金紧缺“瓶颈”。通过结合山东某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实例,总结分析该高校的建设模式和效益,并推广至高校建设的一般情况。本文认为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除此之外,现代融资方式如BOT项目融资、教育基金等被引入高校的建设中来。通过多渠道融资,高校有效的筹集到了资金,完成了高校建设,也降低了风险和还贷压力。 首先,本文提出了高校在新校区建设方面存在资金短缺问题。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招生面前,面临着扩大校区建设的迫切任务。通过分析高校经常性收入来源,如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等,并将之于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耗资巨大、投资期长相比较,揭示高校进行新校区建设存在严峻的资金短缺问题。 其次,本文以山东某高校的新校区建设项目为例,对高校融资渠道和筹资模式进行了分析。从融资渠道创新角度,将高校融资渠道分为两大类,即传统融资方式和现代融资方式。本文将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分为两大类:即非营利的教学设施建设和营利性的后勤设施建设,前者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实验室等非营利设施的建设,适合采用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后者包括学生宿舍、餐厅、浴室、大学生活动中心、商店等营利性设施的建设,适合采用BOT模式进行融资。其他渠道如科研渠道、吸引外资渠道、资产置换渠道等都可以应用到新校区建设项目中,但要根据高校科研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就不再逐一进行分析。 再次,本文研究了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银行贷款是高校较多采用的融资方式。目前高校进行银行贷款存在一些误区,盲目贷款、贷款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本文通过设计模型来控制贷款规模、加强贷款项目的成本管理、建立高校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强高校还款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来有效地防范银行贷款风险。BOT项目在高校建设中的运用是比较成功的,但BOT与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结合仍然存在一些风险。除了BOT建设项目本身的风险外,还有与高校结合后面临的特殊风险,如经营风险、投资风险、规划与管理模式风险、市场风险等。本文认为高校可以通过规范合同文本、进行公开招标以杜绝暗箱操作、借助商业保险化解经营风险、培养BOT专门人才以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合理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7.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伟;公共项目融资模式选择及风险控制[D];南华大学;2011年

2 冯仕静;学生宿舍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唐康伟;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渠道多元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1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01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