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安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教育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23:33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学生“触网”的比例远远高于社会其它群体。而网络在便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消极影响。如:互联网上的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罪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因此,网络素养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网络素养教育这一观念已经在我国开始传播,但并不代表网络素养教育运动就已经起步,客观地说,我国的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实践基本上仍是一片空白。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成果之一。 本研究从对网络的认识入手,优化整合具有代表性观点,提出网络素养内涵的七个方面,分别是:对网络媒介的认知、对网络信息的解读与批判能力、网络利用能力、网络表现能力、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网络伦理道德、网络安全意识。其中网络表现能力是由当前的WEB2.0现象凸显出的一个亮点。接着,笔者根据这七个方面设计网络素养调查问卷,在安徽高校学生中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做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并结合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经典理念、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薄弱环节,设计课程、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实践,以初步探索和积累网络素养教育的一般经验。同时,在调查与实践的基础上,思考实施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可行模式,并将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的设计作为着力点,提出适合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可采用的教育形式、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安排等,以期为我国高校推行网络素养教育提供可资参考的思路。
【图文】:

安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教育实践探究


8七OW口

表图,安徽高校,媒介,使用情况


2.2.1互联网是安徽高校学生接触和使用最多的媒介对“学生接触和使用最多的媒介”的调查显示,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媒介依次是互联网、杂志、广播、报纸,详见表图2一2。其中互联网最受学生青睐。将近七成的同学认为互联网是他们接触和使用最多的媒介。图2一2安徽高校学生媒介使用情况,,喻国明的《网络崛起时代:北京人媒介接触行为变化调查》中,北京市民使用媒体的排列依次是电视、报纸、书籍、广播、杂志和互联网,互联网排在最后一位。①而在安徽高校,互联网一跃成为学生使用最多的媒介,可见高校的媒介环境非常特殊,有别于普通居民。2·2.2网络接触动机根据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当个体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能得到满足时,,个体内部呈焦虑状态,从而激发动机,推动行为实现目的。简单来说,需要激发动机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海;;教育评价能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J];现代教育科学;1989年03期

2 ;英强调在教育实践中培养新教师[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1年01期

3 巨忠明,胡小爱;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4 张在沛,任华,黄晓飞,张有为;我校医学影像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张秀云,庞丽娟;教育实践——培养师范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18期

6 李兵;教育的符号之境[J];教书育人;2003年12期

7 胡寅辉;对当前中学教育理论研究的若干反思[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冯利群;道德规范教育实践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2期

9 王柔刚;校本课题研究及案例设计[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5期

10 蒋纯焦;曾令奇;;梁漱溟教育思想评析[J];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安琪;;“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赵宏;;师者五思[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邓建林;;充分的尊重——人性化教育实践中的点滴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罗海兵;;匡互生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畅红琴;;李道纯的教育哲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杨梅;;以学定教:一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曹青阳;;毛泽东同志教育实践的若干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陶汝信;;和风细雨 巧妙疏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郭文峰;;不来改变我,但来修改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萧俊杰;;李先念在新四军第五师的教育实践初探[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宇;做好“结合”文章 推动活动深化[N];秦皇岛日报;2007年

2 高峰;幸福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实践[N];天津教育报;2008年

3 周易;我市荣辱观教育实践扮靓历史文化名城[N];承德日报;2006年

4 记者 杨婧瀚 赵捷 实习记者 曹欣;管道局管道公司召开青年主题教育活动视频会[N];石油管道报;2006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伟;把脉“教师抄袭”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林金辉;王亚南的人才观及教育实践[N];光明日报;2001年

7 纳溪区护国镇高桥小学 王德云;加强感悟教育的理论性探究[N];泸州日报;2008年

8 覃波邋黄开东;职教与东盟企业对接促发展[N];法治快报;2008年

9 刘叶邋记者 赵秉瑜;延长县公安局积极开展“人民公安为人民”主题教育实践日活动[N];延安日报;2008年

10 黄正兰;生德教育的主题与实践[N];湘潭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易森林;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波;教育问题的前提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颖;教育的人性追寻[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新华;近代中国教育如何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蕾;奥林匹克教育与中小学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荣姗珊;安徽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教育实践探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多俊岗;袁世凯与中国近代教育改革[D];河北大学;2006年

3 任向阳;论李达的高等教育思想[D];中南大学;2007年

4 徐丽苹;王先谦的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吴亚芬;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姜传松;清代科举与官学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栗玲;日本近代女子教育历史进程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静;布迪厄实践逻辑视阈下的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吴值敬;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述评[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02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02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