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产业链视角下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研究—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7-03-27 10:18

  本文关键词:产业链视角下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研究—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五年中央一号文件均充分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将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农业科技服务是组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伴随现代农业的逐步深化,分散化的小农经营一直处于农业产业链条低附加值的一端,市场竞争地位较为不利,而增效与增收的实现只有通过向农业产业链条高附加值的一端转移。小农经营的转移更多依靠多样化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服务,通过系统性的配套服务,诸如产前的预测和决策服务,产中的基地建设服务,产后的贮运、保鲜、加工、销售服务,以推动农民合理分享交易利益。转变传统农业经营方式,需要大力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农民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共享增效与增收的经营硕果。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积极而广泛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我国农业教育、农业技术、农村、农民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上了一个台阶,政府主导体系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为探索贴近产业需求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科技部、教育部相应启动并已经批准了39所高校试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大学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建设实践工作。大学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其体系完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重要意义。本文以农业产业链理论、农业科技推广理论和发展极理论为基础,理论机理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采用文献检索、比较分析、案例实证、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以产业链视角,从理论上探究相比于政府主导体系,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农业产业链的作用优势,结合四川农业大学具有区域特征的全方位、多层次科技服务的实证分析,从学校的效益评价中总结提炼经验,为今后我国高校科技服务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借鉴。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体系因体系固化,无法因地制宜的供给所需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农业院校并没有被赋予具体的推广职能,故未形成独立运作的、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配套的科技服务体系,因此依照产业链延伸拓展科技服务的大学主导型相对原有的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一种体系上的创新。建立大学科技力量与农业产业发展的长效直接合作机制,也有利于拓宽大学作为农业科技服务主体的内涵和作用发挥范围。因此,大学主导的农业科技体系如何全方位服务于农业产业链、通过何种途径发挥作用、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问题的探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第二,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匹配市场需求和促进产业链环节延伸方面作用显著。大学依靠自身强大的科研教学推广实力,能依照产业链延伸拓展科技服务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主动发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信息传播的优势,成为区域农业科技服务和产业经济发展的辐射中心,实现小农生产经营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进而实现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民致富增收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发挥大学科技服务支农的重要作用。第三,大学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潜力巨大。目前试点推广的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的“农科教、产学研、育繁推”新型多模式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只是适应目前市场发展的一种形式,作用相似的其它模式势必也能充分发挥大学的科教与人才优势,促进“产学研用”的高效运作。另外,我国高等院校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并产业化的实际比例不到10%,与发达国家约50%的比率相比相差甚远,我国高等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科技服务环节上具有巨大潜力。
【关键词】:产业链 大学主导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9.2;F32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1.3 研究目的13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3-19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3-16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6-18
  • 1.2.3 文献述评18-19
  • 1.3 研究方案19-20
  • 1.3.1 研究内容19
  • 1.3.2 研究方法19-20
  • 1.3.3 技术路线20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20-22
  • 1.4.1 主要创新点20-21
  • 1.4.2 不足之处21-22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2-27
  • 2.1 相关概念界定22-24
  • 2.1.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22
  • 2.1.2 服务于农业产业链的科技服务体系22-23
  • 2.1.3 农业现代化23
  • 2.1.4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益评价23-24
  • 2.2 论基础24-27
  • 2.2.1 农业产业链理论24
  • 2.2.2 农业科技推广理论24-26
  • 2.2.3 发展极理论26-27
  • 3 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现状探析27-32
  • 3.1 组织体系分析27-28
  • 3.2 推广队伍分析28
  • 3.3 运作情况分析28-29
  • 3.4 管理体制分析29-31
  • 3.5 小结31-32
  • 4 产业链视角下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作用机理分析32-37
  • 4.1 产业链视角下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内涵32
  • 4.2 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分析32-34
  • 4.2.1 价值创造主体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地位32-33
  • 4.2.2 科技成果创新及扩散与市场需求的契合33
  • 4.2.3 农业产业链产前产中环节的效益变化33-34
  • 4.2.4 农业产业链产后环节的利润变化34
  • 4.3 服务体系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作用过程分析34-37
  • 4.3.1 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产前的作用过程分析34-35
  • 4.3.2 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产中的作用过程分析35
  • 4.3.3 服务体系在农业生产产后的作用过程分析35-37
  • 5 产业链视角下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实证研究37-61
  • 5.1 资料来源37
  • 5.2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体系概况37-42
  • 5.2.1 组织架构37-40
  • 5.2.2 研发与服务队伍40
  • 5.2.3 运作思路40-41
  • 5.2.4 服务概况41-42
  • 5.3 四川农业大学科技服务具体实践42-54
  • 5.3.1 为产前的预测和决策服务42-44
  • 5.3.2 为产中的技术支持服务44-51
  • 5.3.3 为产后的贮藏加工流通服务51-54
  • 5.4 产业链视角下四川农业大学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益评价54-61
  • 5.4.1 服务体系的经济效益评价54-57
  • 5.4.2 服务体系的社会效益评价57-59
  • 5.4.3 服务体系的生态效益评价59-61
  • 6 研究结论及优化建议61-64
  • 6.1 研究结论61-62
  • 6.2 产业链视角下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优化建议62-64
  • 6.2.1 服务体系的内部完善62-63
  • 6.2.2 服务体系的外部优化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7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军;;农业科技服务定制模型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胡扬名;李燕凌;;论非营利组织及其农业科技服务[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王志本;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的角色定位与体制创新[J];调研世界;2002年12期

4 赵丽;黄崇利;;科学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海南农业科技服务“110”的创新实践初探[J];琼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博士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李学德;;活跃在阳江老区的农业科技服务团[J];源流;2011年07期

7 朱方长;;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变革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李睿;;地方高校师生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初探[J];学理论;2013年33期

9 刘建兰;李坚;白晋湘;;区域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索——以吉首大学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1期

10 ;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硕士学位点[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楚瑞民;关树义;杨新田;贾宏伟;;构建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的思路与实践[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2 黄崇利;;基于宽功能的农业科技服务“110”人才开发[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伍莺莺;唐仁华;;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考[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赵龙群;;我国多元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策的研究[A];“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论文集[C];2005年

5 张象枢;晏国生;刘君;;整合系统、信息与控制工程为农业服务——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必要性与路径探索[A];2013年全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明霞 本报记者 盛利;成都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的那些人、那些事[N];科技日报;2013年

2 李秀华 邓志峰;把农业科技服务送进大山里[N];农民日报;2013年

3 刘恕;农业科技服务“110”在海南火起来[N];科技日报;2004年

4 记者 唐志美 通讯员 宋维强;我市农业科技服务有了新载体[N];东营日报;2006年

5 记者 范南虹;给农民发农情短信[N];海南日报;2006年

6 记者 刘一博;市农牧局开展“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月”活动助农备耕[N];陇东报;2007年

7 周慧芳;榆次有了农业科技服务热线[N];山西日报;2007年

8 马润波 记者 宋伟;农业科技服务“110”在子长热起来[N];延安日报;2008年

9 记者 缪琴;农业科技服务“110”“一呼百应”[N];成都日报;2009年

10 魏永平;椰岛:一个电话连起农民和专家(下)[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文珑;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均衡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姚波;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科技素质培养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3 方萍;大学生村官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4 丁琳;福鼎市农业科技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5 李睿;地方院校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林永平;乡镇政府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7 陈奕玮;邯郸市农业科技服务的供求均衡问题研究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8 冯林芳;基于农民需求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9 吴春汶;产业链视角下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研究—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实践[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10 陈春蓓;四川连片特困地区农业科技服务供需对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产业链视角下大学主导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研究—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0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