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网络道德、道德意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0:34
【摘要】: 道德心理结构基本上都是被作为教育学或伦理学的研究主题出现在理论研究当中,并且对该主题的研究也大多是基于一般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和飞速发展,网络道德作为维持网络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心理学领域涉及网络道德心理结构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贫乏阶段,特别是实证研究,基本还是空白。因此,本研究在对武汉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结构进行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道德意识作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考察道德意识对网络道德心理结构的影响。 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网络道德问卷和道德意识问卷的编制。根据相关研究文献,研究者初步拟定了网络道德问卷和道德意识问卷的大致内容。然后通过预测,对114名被试的研究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获得了网络道德心理的四因素结构和构成道德意识的四个主要维度。第二阶段,正式施测。将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11个项目)、网络道德问卷(9个项目)和道德意识问卷(13个项目)作为整个一套问卷,对武汉地区大学本科生进行分小组团体施测,获得相关研究数据。最后共回收有效数据261份。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网络道德心理结构的四因素模型和道德意识的四因素模型拟合程度均理想,随后初步探讨了道德意识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结构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1)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结构由四个维度构成,分别是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态度和网络道德行为;(2)大学生道德意识包含四个维度,即自我容纳、利他性、独立性和信任性;(3)大学生道德意识对网络道德心理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的独立性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结构重要的预测变量;(4)男女大学生在网络使用和网络道德的行为表现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更趋于保守。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季桃;浅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大学生的道德心理[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2 刘军杰;;大学生和谐道德心理的构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3 王挺;;新时期加强高校道德心理教育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李荣华;魏翔宇;;教师道德心理一体化发展:挑战与应对[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年08期

5 石伟;;道德心理许可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8期

6 朱祥;;职校生存在的道德心理问题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年03期

7 赵伟;;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道德心理原因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12期

8 尹朝晖;;论大学生道德心理体系的建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廖传景;青少年网络德育新视角:网络道德心理教育[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岑国桢;从公正到关爱、宽恕──道德心理研究三主题略述[J];心理科学;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敬民;任学兰;;社会转型期道德心理与道德教育伦理观[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岑国桢;;从公正到关爱、宽恕——道德心理研究三主题略述[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周国琼;何信华;;架起一座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4 陈默;;现代“陌生人伦理”视野中的医患道德心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医学伦理学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7年

5 王荣礼;;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道德心理建设的影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6 王荣礼;;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学生道德心理建设的影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7 汤恩佳;;在云南昆明“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伦理”研讨会上的讲话[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王东梅;;社会心理与德育工作[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立双;娄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更新与再生[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一卷)[C];1991年

10 郭立双;娄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更新与再生[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选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丁菀 谢瑞波;道德心理研究促道德水平提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2 石伟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道德心理许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周瑛(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社会变革期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心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刘次林;把感恩化为大爱[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罗教讲 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社会学系教授;寻回走失的信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年

6 周林;莫轻率对人表示失望[N];健康报;2006年

7 刘建林 陕西省商洛学院;建设社区节水文化需要培养居民节水道德[N];中国水利报;2008年

8 赵军 (作者单位:丹东市商业银行);“网络道德”刍议[N];丹东日报;2007年

9 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冯黛梅;网络道德愤怒或加剧社会分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春丽 本报通讯员 刘文生;大学生网络道德不差![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春男;大学生道德心理培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2 谢文凤;论道德态度[D];中南大学;2014年

3 齐贵云;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视野中的移情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许胜男;社交网站对大学生受众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晓玲;大学生网络道德、道德意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雷婧;道德心理许可对个体腐败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3 胡雅;行为领域、行为违规性质、行为违规程度对旁观者道德心理许可效应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婧;大学生网络道德心理与网络利他行为相关研究及教育对策[D];天津大学;2016年

5 黄文胜;道德运算[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慧萍;公我意识与过去时间距离对道德心理许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方磊;当代医学生道德心理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沈庭玺;道德冷漠成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姚蕴蕴;道德冷漠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锐;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心理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38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38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