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环境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2:38
【摘要】:大学是探求高深知识的场所,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教师是大学里从事学术研究的主力军,大学教师学术研究活动受到学术研究环境直接而强烈地影响。目前我国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环境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迫切需要优化改善。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环境优化是一个新颖的论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论题,此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尝试以大学的学术性作为立论的基点,依据博耶的学术四分法,将学术研究环境从学术环境中剥离出来,分别从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三个维度入手,分析学术研究环境优化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采取优化措施,构建出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有利于我国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的外部环境,论文的最后部分运用模糊数学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量化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广研;;重塑大学教师独立的学术地位[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9期

2 于海琴;;大学教师职业信念的失落与重塑[J];嘉应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范松仁;余三乡;;大学教师学术道德生态的伦理思考[J];职业时空;2007年23期

4 ;主编的话[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韩建华;;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艺术教育;2009年08期

6 李冬;沈红;;从精英高等教育视角看学术职业的发展[J];江苏高教;2009年05期

7 韩建华;;教学学术观念及其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8 戎辉;;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破”与“立”[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3期

9 王长乐;大学的宁静[J];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03期

10 缪榕楠;谢安邦;;取舍之间——大学教师录用过程的信息经济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恒通;;关于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再思考——置疑《图书馆学研究不应脱离实际》[A];第四次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赵廷光;;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赵廷光;;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开幕词[A];孔学研究(第十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三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顾树桢;;在改革开放中茁壮成长 阔步前进——上海市会计学会创建与发展的回顾[A];纪念会计改革与开放30年暨上海市会计学会成立30周年专辑[C];2009年

5 罗颂平;;以学术研究引领学科与专科建设——中医妇科学学科与专科建设的思路与历程[A];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勇;;我国音乐治疗的发展概况与趋势[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二十周年会庆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于亚文;;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稳定山区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8 赵永庆;;国内钛合金基础研究最新进展[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阎光田;;关于老年学术研究工作的思考[A];第三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赵廷光;;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换届选举工作报告[A];孔学研究(第八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经济学系教授、系主任 蔡江南;现在如何教书育人[N];解放日报;2009年

2 徐敏;一心教书是“毁灭自己”?[N];解放日报;2011年

3 王彬彬;大学教师讲课好坏不被看重[N];南方周末;2008年

4 武洁;大学教师理应主动参与学生就业工作[N];贵州日报;2009年

5 郭京霞;武汉一大学教师一审败诉[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甘勃 江道辉 (本报记者 甘勃);科学商店“量身”打造社区科普服务[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南京大学 顾肃;大学教师面临精力问题和质量问题[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通讯员 陈胜伟 本报记者 朱振岳;“谈恋爱”讲座缘何在高校受热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大阪;日重视大学教师教学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英教;英大学教师老龄化日趋严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2 潘奇;西方大学教师国际流动研究:1100-197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历史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高军;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存昌;中国近代大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张宛;美国大学教师知识分子向度的历史考察(二战后~199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区柏权;传媒人转型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夏敏;我国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健;我国大学教师学术研究环境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章坤;大学教师教育素养及其养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阳春;大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4 蒋福玲;大学教师和谐管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王凤春;大学教师履行学术责任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地方大学的视角[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建辉;当代中国大学教师“知识分子”思想内涵的式微与复归[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苏;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百年回顾[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成黎明;论大学教师教学以人为本[D];湖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38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38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