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11:24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并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必将影响到高等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社会性的问题。因此,研究和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对于促进新时期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有关理论以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对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首先,文章从社会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入手,廓清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基本含义,同时分析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和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存在的消极影响。其次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究。最后,从坚持政府主导、强化学校责任、突出主体意识三个方面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对策性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明霞;王羽飞;;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2 王宗梅;;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年S8期

3 马佳;;关注弱势群体问题 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J];社科纵横;2007年04期

4 李姗姗;;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的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5期

5 李卉;;浅析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问题[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美丽;;我国现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问题[J];当代经理人;2006年06期

7 徐玲惠;;当前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概述[J];学术界;2006年04期

8 杨瑞勇;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解决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9 于吉辰;现阶段弱势群体问题探析[J];东岳论丛;2003年06期

10 赵君;李艳华;;社会转型时期的弱势群体问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祥利;贾涛;;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宁;龚世俊;;城市治理创新视角下特殊弱势群体问题与对策研究[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青;;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田正利;;论弱势群体[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5 ;论转型时期贵州的弱势群体[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瑞青;颜李艳;;关注弱势群体 建设和谐社会[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刘安元;;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校园[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永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9 李昌伦;;浅谈对弱势群体的公共政策支持[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邓文莉;黎吉秀;;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王玉凯;法律的良心[N];科学时报;2011年

2 大连市政协委员、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宫希魁;愿为弱者鼓与呼[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中央党校政法部 张维;关注司法领域内的弱势群体问题[N];江苏法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廷艳 于碑碑;扩大就业:是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出路[N];协商新报;2006年

5 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 冯书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N];大连日报;2005年

6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理性看待弱势群体问题[N];工人日报;2002年

7 ;法学家眼中的弱势群体问题[N];经济参考报;2004年

8 康来云;弱势群体是价值弱势吗?[N];学习时报;2004年

9 王淑娟 刘松影;对我国就业弱势群体问题及其影响的深层分析[N];工人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于呐洋;最关注困难群众弱势群体问题[N];法制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吉学;新时期我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华;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1年

2 唐素芝;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史雪;转型期中国共同富裕目标进程中的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4 江涛;当前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李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龙海燕;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的伦理解读[D];苏州大学;2008年

7 牛慧光;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8 韩洪刚;“可行能力”视角下的中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丁美琴;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政府解决城镇弱势群体问题的社会责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戴煜;社会公正视野中的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1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71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