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构建应对大学生犯罪的德育机制

发布时间:2020-07-27 13:27
【摘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不难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尤其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趋势在不断加剧,它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犯罪具有多样性、激情性、高智能性、残忍性和性犯罪出现增加趋势等方面的特征,后果十分严重,它一方面给大学生本身的学业、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另一方面也给他们的亲人带去了痛苦,并使学校的教育目标无法实现,国民素质得不到整体提高,同时也影响构筑和谐社会的进程。 大学生犯罪是由内外因,即个人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及学校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对大学生犯罪必须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的一些理论研究成果,从大德育的角度构建应对大学生犯罪机制,在坚持科学性原则、预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保护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预警机制、激励机制、调节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等德育机制,促进大学生远离犯罪、健康成长,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怡;;专家提醒:欲婚者三思而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2 古木头;; 谁来关心大学生的性需求[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3 佚名;;招聘道具[J];黄金时代;2004年09期

4 黄怡;;高校校规面临考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5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6 陈鹏程;;杭州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7 李义良;;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下得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1期

8 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J];青年博览;2011年15期

9 笙月;;大学生“虐猫事件”背后[J];黄金时代;2006年03期

10 关兴;;流落救助站的大学生[J];黄金时代;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日兴;;犯罪制图(Crime Mapping):概念、现状与趋势[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叶景山;;网络成瘾与青少年犯罪[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颐;王小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预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迟立忠;周湘文;;大中学生身体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整体自尊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6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9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艳玲;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怎么算?[N];大理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石泉;竞技体育刑法制约论[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9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娟;构建应对大学生犯罪的德育机制[D];苏州大学;2005年

2 雷雨;论受贿犯罪及其侦查[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文权;船长刑事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4 杨志芳;身份与共同犯罪问题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71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71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1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