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23:24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和谐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和谐人是和谐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和存在方式,是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和谐关系的总体。人格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和谐人格是人的和谐本质的表现。和谐人格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个人自身的协调一致,体现在人格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二是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包括自身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和谐人格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趋向和整体目标。 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本质是和谐人格。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标,既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健康成长,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工作,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同时还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偏差、心理状态失衡、自我控制能力差、人际关系失调和单面和谐等方面。影响当代大学生人格和谐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传统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环境、自身因素等方面。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要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养成和大学生自我修为四个方面来努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大学生 和谐人格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0-11
  • 二、 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三、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2-13
  •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13-16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和谐人”思想16-24
  • 第一节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16-19
  • 一、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历程16-17
  • 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17-19
  • 第二节 “和谐人”与和谐社会19-21
  • 一、 “和谐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19-20
  • 二、 “和谐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20-21
  • 第三节 “和谐人”的内涵21-24
  • 一、 “和谐人”的逻辑起点21-22
  • 二、 “和谐人”的蕴含22-24
  • 第二章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24-32
  • 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及其与人的本质的关系24-26
  • 一、 人格的概念24-25
  • 二、 人格与人的本质的关系25-26
  • 三、 和谐人格与人的和谐本质的关系26
  • 第二节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26-28
  • 一、 和谐人格的概念26-28
  • 二、 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本质是和谐人格28
  • 第三节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价值28-32
  • 一、 有利于实现自身健康成长28-29
  • 二、 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工作29
  • 三、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29-30
  • 四、 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30
  • 五、 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30-32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缺失问题32-40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32
  • 第二节 当前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的缺失32-35
  • 一、 自我意识偏差33
  • 二、 心理状态失衡33-34
  • 三、 自我控制能力差34
  • 四、 人际关系失调34
  • 五、 单面和谐34-35
  • 第三节 影响当代大学生人格和谐的因素35-40
  • 一、 社会环境的影响35-36
  • 二、 学校传统的教育方式36-37
  • 三、 家庭教育环境37-38
  • 四、 自身因素38-40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路径40-54
  • 第一节 学校教育视角40-47
  • 一、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纳入人格教育内容40-42
  • 二、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42-43
  • 三、 重视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43-44
  • 四、 培养大学生和谐能力、和谐人际交往和创新能力44-47
  • 第二节 家庭教育向度47-48
  • 一、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47-48
  • 二、 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48
  • 第三节 社会养成方式48-50
  • 一、 优化社会文化环境49
  • 二、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49-50
  • 第四节 自我修为路向50-54
  • 一、 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50-51
  • 二、 引导大学生和谐人格的自我建构51-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课题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珍;浅谈美国人格教育的实施及启示[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杨秀莲;;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和谐人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夏凤琴;滕泰;葛振骞;;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有效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志快;;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和谐人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5 王本法,陈艳华;和谐人格: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应然的目标追求[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朱浩,黄志斌;关于“和谐人格”的理论探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4期

7 刘戈;;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网络如何形成[J];人民论坛;2012年14期

8 虞丽娟;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刘戈;;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的时代呼唤——基于武汉7所高校大学生人格现状调查分析[J];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10 李晓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和谐人思想及其意义[J];学习论坛;2008年11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8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3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