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教育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5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卫革;;教育学知识的实践理性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2 王继红;;实践:自由之途[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3 陈国庆;陈勇;;毛泽东理论品质的实践理性维度[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赵志毅;刘洁璇;赵艺;李宏亮;;从多元争鸣到综合融通——品德结构研究回顾与展望[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金春峰;;对朱熹哲学思想的重新认识——兼评冯友兰、牟宗三解释模式之扭曲[J];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6 史军;潘煦;;解读《玛牧特依》——基于道德哲学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7 余爱青;;浅论康德哲学中的道德情感[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雷磊;;实践法学思维的三个层面[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9 陈鹏;;援仁入礼 以礼立仁——谈《论语》中“仁”与“礼”之关系[J];学周刊;2011年03期
10 张文婷;;谈协商民主:教育民主的新维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晖;;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翟振明;;以人为本——对实践理性倒错的克服[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颜青山;;实践理性中的科学[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雷弯山;;数字化时代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实践理性合理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5 包利民;;预测技艺与命运——古典实践理性一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秋零;;何以解经?惟有理性!——康德论宗教与理性(提纲)[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郑曙光;;论“商法通则”创制的价值理性与实践理性[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8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韩水法;;理性的启蒙或批判的心态:康德与福柯[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单飞跃;杨期军;;中国经济法民族性论纲——一个现代法命题的历史文化思维[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拓;法学家PK法官[N];中国贸易报;2007年
2 张明华;法官司法实践理性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10年
3 侯才;“商讨理论”视野中的伦理[N];学习时报;2002年
4 张国斌;吃透“三头”做到“三化”[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5 钱广荣;社会道德现象的三维结构[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陈曦 宋广玉;构建一个制度性和谐社会[N];南京日报;2006年
7 德国汉诺威大学 李文潮;从莱布尼茨的“自然神学”到沃尔夫的“实践理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赵凌;全民普法如何继续[N];南方周末;2003年
9 丁骋骋;美的经济学与经济学的美[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0 唐文明;上帝如何隐退?[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林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3 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关锋;论马克思的实践理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董俊珏;陈三立评传[D];苏州大学;2008年
6 陈迎新;刑事诉讼理性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刘岩;论法律推理中的司法理性[D];吉林大学;2008年
8 王桂山;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9 刘楠;法律的确定性问题[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高书文;孔子成德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福友;通往善的解释学之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立榕;论现代性道德的理性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俊芳;教师专业化:教育者的实践理性回归[D];山西大学;2008年
4 刘珊;实践理性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价值[D];郑州大学;2006年
5 常春雨;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D];山西大学;2007年
6 杨天江;阿奎那自然法的当代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王振州;实践理性视域下的工程思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宗棕;科学理性的滥觞与理性的重建[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阙龙云;实践合理性的评价标准体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范景萍;认真对待习惯法[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4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84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