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0-08-15 00:37
【摘要】: 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思想品德内涵、外延的丰富性,和德育过程的长周期性、多维性,使得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变量因素繁杂,过程复杂,有效性难以把握,因而,也使其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最薄弱、最容易流于形式的环节。在现实的实践当中,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也陷入了困境,评价的顺利开展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虽然国内外关于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很多,众说纷纭,但大部分仍局限于对具体评价方法的分析,并没有着眼于评价指导理念的研究,没有从整体上系统的研究。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从分析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科学内涵开始,认真分析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存在的困境,并探讨应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困境的对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导言部分:首先分析了论文的研究价值。从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研究意义。并分析了思想品德评价的概念以及当前思想品德评价的困境与对策等的研究现状,紧接着提出了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部分:对大学生品德评价的研究,首先应从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界定开始。通过对评价的本质,以及思想品德评价与德育评价的比较,得出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概念,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或标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状况所进行评价的过程。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衡量高校德育质量的关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德育过程中,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具有判断、诊断反馈、预测和导向四种功能。传统思想品德评价偏重判断功能的发挥,而对其它三种功能则有所忽略,这是不合理的。开展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第二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仍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这一方面是由于思想品德结构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不稳定,思想品德难以控制、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深深被我国传统德育目标所制约:社会本位德育目标取向,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德育及其评价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的割裂,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渠道;另外也有思想品德评价理论研究的滞后性的问题:评价标准的单一性与被评对象的个体特性之间的矛盾,评价者的权威性与民主性之间的矛盾,评价指标的量化问题等等。 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结合当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在思想品德评价中的主体性,和大学生品德评价生活化三者为支点,转变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指导理念,去寻找解决大学生思想品德困境的对策。具体对策有:重构德育目标,构建符合大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思想品德评价体系,构建能促进大学生思想品德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确立自我接受评价,对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过程中学生个性化反应的重视,确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将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纳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要突出“相似性”,并进一步加强思想品德评价理论的研究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良红;王代言;;高校周边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J];科技展望;2014年12期

2 罗佳;;基于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教育引导研究[J];北京青年研究;2015年03期

3 路琴;;大学生思想品德互动教育探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4 赵丽娜;叶涛;;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03期

5 王文鹏;;大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倦怠心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8期

6 马征杰;大学生思想品德定量评价体系设计与程序[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7 何绍芬;试析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力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胡雅蓉,吉淑英;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跨世纪的时代骄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9 姜旭英;;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解构与重建——档案袋评价在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0年17期

10 叶树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邢飞儿;魏t@阳;姜帆;;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情感的路径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2018年

2 马晓燕;魏立平;苗元振;;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系统的定量研究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洋;就业季,如何应对职场规则?[N];工人日报;2017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郑萼;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N];光明日报;2008年

3 诸巍;破解“进头脑”难题[N];解放日报;2004年

4 王立仁;大学生如何走出“自我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真是“扩招”惹的祸?[N];山西日报;2003年

6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岳学军;重在建立长效机制[N];吉林日报;2005年

7 贵州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张敏;试论促进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8 海霞;知书还要识礼[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9 记者 温庆生 通讯员 訾言;发扬光荣传统 当好红色传人[N];光明日报;2014年

10 郑晋鸣;“爱”之教育“三步曲”[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靖雄;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周丽萍;基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3 盛影莹;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韦青松;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困境与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罗佳;大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建构及引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付军龙;中国传统家书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培育的价值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7 任婷婷;道德相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危害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张想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9 姜浩;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程珊珊;大学生思想品德情感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3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93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