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07:34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己步入大众化阶段。自1999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新课题。职业生涯教育所诠释的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教育理念,对于大学生个人、学校、社会三者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然而,在我国出于社会历史原因,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时间还相当短暂,职业生涯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存在许多不足。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以相关的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探讨:首先对职业生涯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搞清楚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在界定职业生涯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含义,即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有计划进行的旨在实现大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的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从大学生个人及高校角度分别阐述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基础薄弱,发展严重滞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组织保证不够,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环境缺失以及大学生忽视对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借鉴。最后提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总体构想。 本文认为:(1)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在学生本位观、终生发展观、教育全程观的指导下开展的以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综合力量为保障的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可持续职业发展的连续的教育活动;(2)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目标体系,其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职和谐,人才的充分、全面发展,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3)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贯彻人本化和主体性,系统化和专业化,实践性与社会性等原则;(4)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实施建议包括:充分重视职业生涯教育,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通过加强立法和集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力量保障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围绕理论研究、内容、实施方式、服务网络体系、专门机构和师资队伍专业化等方面建立高校层面的全方位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大学生个人通过全面客观的自我分析和定位、自觉强化职业规划意识,提高职业认知和规划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职业竞争力等方式进行有意识的职业生涯自我教育等。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7.38
本文编号:2793808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7.38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甲峰;农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绍新;五年制师范专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永玉;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问题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利英;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何明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吕莹;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时松;一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叙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东风;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丁世会;上海市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时皓;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3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9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