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山东省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现状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6:32
   业余时间是指一个人在参加社会劳动及履行其他社会必要职责以后,所剩余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支配的时间,在此时间内无确定的实际内容,全凭个人的兴趣爱好、环境等因素决定其间的活动。当今高师学生的业余时间比较充裕,但普遍存在着时间浪费现象,不能对业余时间进行有效安排和使用,因此,对高师学生展开业余时间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时间管理的相关问题引起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内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到目前为止,在心理学方面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研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与其他心理倾向的关系;在管理学方面主要提出了一些大学生管理和运筹业余时间的原则和方法;在社会学方面主要展开了一些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的调查,提出了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但以往研究不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和加深。 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深度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确定业余时间支配的倾向主要由业余时间价值感、业余时间控御感、业余时间效能感和业余时间混乱感四个维度构成,据此编制由22个项目组成的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倾向问卷,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内部一致性系数的检验,表明其信度效度较好。另外,又编制关于高师学生业余时间利用的附加问卷共11题,和业余时间管理倾向问卷的22道题组成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正式问卷。 选取临沂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三所师范院校的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山东省高师学生在业余时间管理倾向及行为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特点,这些问题和特点主要表现在:高师学生在业余时间效能感上存在着性别和是否学生干部的差异,在业余时间目的感上存在着家庭类型的差异,在混乱感上存在着专业差异。同时,高师学生在业余时间利用效率、业余时间的数量、在业余时间内的活动内容、在业余时间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业余时间利用的影响因素、教育与引导状况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是否学生干部、专业方面存在差异。另外,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结合有关资料,对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 根据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现状特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教育与管理:首先,引导高师学生加强对业余时间的自我管理,包括强化时间观念、遵循生活时律、养成良好的用时习惯及掌握科学的用时方法等。其次,增进教育和管理者对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的关注和管控,学校教育管理者应拓展课堂教育,开展课余活动;保障活动经费和设施,争取政府和外界资助;适时开展惜时教育,优化学校管理流程;教师对学生时间管理行为技能的培养等。另外,加强对个体时间管理行为的影响与熏陶,借助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营造有效利用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
【学位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G655.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时间、业余时间与时间管理概念界定
    (一) 时间
    (二) 业余时间
    (三) 时间管理
二、相关研究现状及深化研究的意义
    (一) 国内的研究
    (二) 国外的研究
    (三) 深化研究的意义
三、山东省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问卷的编制
    (二) 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三) 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倾向的状况
    (四) 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行为的状况
    (五) 对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影响因素的归纳
四、对加强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建议
    (一) 引导高师学生加强对业余时间的自我管理
    (二) 增进学校教育和管理者对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的关注和管控
    (三) 充分利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与熏陶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创雄;;高师学生择业认知的调查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年03期

2 鲍山宏;;骗局也美丽[J];涉世之初;2005年12期

3 郭龙先;胡晓飞;陈季林;;云南省高师学生数学观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4 赖文强;;加强大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24期

5 张玉明;;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J];基础教育;2007年02期

6 王莉;王俊刚;;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胜令霞;;大学生业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以河南大学生为例[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8 昆曲;;正确看待“有偿家教”[J];甘肃教育;2011年17期

9 张耘生;培训高师学生教学能力的微格模式[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1期

10 朱锦颖;;刚性减负背后的隐忧[J];山东教育;2011年Z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海洋;;论高师学生书写思维的形成[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邓如陵;;论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卢璐;;谈高师和声教学内容的调整[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构成——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丁之奇;李铁君;王洪波;;优秀中学教师与高师学生个性特征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6 姚红卫;;再议高师和声公共课教学之目标、内容及技能培养[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海钟;;高师学生气质类型与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8 徐中;徐生;徐来;;永远的怀念[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9 潘粤明;;谈提高还原生活的节奏[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10 戴海东;;“温州模式”中的青年工作发展与探索[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孟军;全国高师学生工作研究会年会首次在我省举行[N];青海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潘思明;保修要用业余时间?[N];消费日报;2011年

3 贾凤山;差异在于业余时间[N];解放军报;2000年

4 特约通讯员邓贵林、谢祥智;业余时间主要用于学习[N];解放军报;2003年

5 余显蓉 谭兴元;要善待业余时间[N];中华建筑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桦楠;时刻想着列车上的1000多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7 杨建国(作者单位:山西总队司令部);管理重点——八上时以外[N];人民武警;2005年

8 高晨;业余时间开网店[N];今日信息报;2006年

9 上海市闵行区粮油总公司 周德群;善待“业余时间”[N];中国人事报;2000年

10 记者 佘峥;150张照片拼出环岛海景图[N];厦门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军;阿多诺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殷钟鹤;中国大学、研究院所创办企业的机制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彩兰;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媛媛;山东省高师学生业余时间管理现状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曹江;高师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楠楠;高师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养成探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范玉宝;关于高师学生成就动机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晶;高师学生教师专业认同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晓倩;高师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国荣;建构主义视野下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高师学生的问题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万星;师范教育改革后高师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3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33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0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