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10:12
   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国内外对已有压力源的特点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这方面的研究也存在有待完善之处,众多研究将压力源等同于压力反应,对压力反应的特征研究目前较少。为了弥补这一现状,本研究探索从压力反应特征方面来反映大学生的压力状况。本研究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对699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确定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的主要纬度,在此基础上自行编制了《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调查问卷》。对17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的试测,来验证问卷的信效度。对927名大学生进行实测,然后根据回收的数据资料,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家庭环境的大学生,在压力反应的主要纬度上是否具有差异。研究结果表明: (1) 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由8个纬度构成,分别是“负性情绪反应”、“不佳身体生理反应”、“消极自我评价”、“不佳人际交往”、“不佳睡眠”、“焦虑”、“单调课余生活”、“学习无序”。其中“负性情绪反应”、“焦虑”可概括为心理情绪特征;“消极自我评价”可概括为心理认知特征;“不佳身体生理反应”、“消极自我评价”可概括为生理特征;“不佳人际交往”、“单调课余生活”、“学习无序”可概括为行为特征。实证研究结果与先前的理论构思基本一致。 (2) 除负性情绪纬度、消极自我评价纬度男生要好于女生外,女生在其他纬度均好于男生。 (3) 公办高校大学生压力各纬度的反应均好于民办高校,其中在负性情绪纬度、消极自我评价纬度、在不佳睡眠纬度、单调的课余生活纬度、学习无序纬度公办高校非常显著好于民办高校。 (4) 城市大学生的压力反应除身体反应外均比农村大学生要强烈,其中单凋课余生活纬度呈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人际关系纬度、焦虑纬度呈显著性差异。 (5)家庭经济条件与压力反应呈反比,条件越好,大学生的压力反应反而强烈, (6)科类对大学生压力反应的影响并不大,但体育专业与其他三个专业比较压力反应的差异较大,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压力的反应在8个纬度上均比其他3个专业要小,且在不良身体反应、消极自我认知、消极人际关系和学习无序纬度上要显著优于其他三个专业。 (7)大学生压力反应具有相对不稳定性和相对变化性。对压力的研究必须具有相对性,应持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压力。
【学位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645.5
【文章目录】:
第1章 压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1.1 压力的概念及其理论背景
        1.1.1 反应理论—生理医学的压力观
        1.1.2 压力刺激理论—生物物理学的压力观
        1.1.3 CPT模型—心理学的压力观
        1.1.4 三大压力理论的小结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
    1.2 与压力相关的概念
        1.2.1 压力源、应对、心理压力、心理压力感
        1.2.2 应激、紧张、挫折、冲突与压力的关系
    1.3 研究江西大学生压力问题的现实意义
第2章 压力研究综述及本研究的思路
    2.1 压力研究综述
        2.1.1 心理压力的研究阶段
        2.1.2 压力的跨方化研究
        2.1.3 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1.4 压力研究的评析
    2.2 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第3章 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主要纬度研究
    3.1 研究的对象
    3.2 研究的工具和研究步骤
        3.2.1 问卷项目确定
        3.2.2 因素分析的适用性
    3.3 问卷的信度检验
        3.3.1 分量表之间的相关
        3.3.2 分量表的一致性检验
        3.3.3 总量表与8个分量表的克朗巴赫-α系数
    3.4 问卷效度检查
    3.5 分析和讨论
第4章 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分析
    4.1 研究样本
    4.2 大学生压力反应整体分析
        4.2.1 大学生压力反应整体比例分析
        4.2.2 大学生压力反应各因素方差分析
    4.3 大学生压力反应不同指标差异分析
        4.3.1 大学生压力反应年级差异T检验
        4.3.2 大学生压力反应科类差异T检验
        4.3.3 大学生压力反应性别、学校办学性质差异T检验
        4.3.4 大学生压力反应城乡差异T检验
        4.3.5 大学生压力反应家庭收入差异T检验
        4.3.6 不同阶段大学生压力反应追踪差异T检验
第5章 讨论和建议
    5.1 讨论
    5.2 建议
    5.3 本研究的不足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独创声明
附录一
附录二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谢黎红;殷晓旺;;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谢黎红;殷晓旺;马志勇;;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一般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郭双;叶向阳;刘志宏;;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结构研究[J];校园心理;2013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磊;体育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与大学生压力反应和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谭锦花;研究生压力反应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吕丽霞;研究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要求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双;大学生心理压力感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宝佳;大学生压力应付方式与压力反应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叶向阳;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的结构及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谢黎红;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压力反应、一般自尊及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登峰;大学生学习压力、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军良;大学生社会支持、控制感在压力源——压力反应中作用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蔡媛媛;大学生应对风格与心理压力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33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33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3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