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德育重要性
(一) 当前我国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地位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确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现状
(一)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
(二) 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1 、 学校教育影响
2 、社会背景的影响
四、 积极探索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育人
(三) 提高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
(四) 加强德育环境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春明;;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从社会基础出发研究整个社会的科学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2 魏泽焕;;学习列宁攻读经典著作的精神和方法[J];理论月刊;1986年10期
3 林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科学事业[J];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4 庞光明;;正确认识和落实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2年01期
5 任彦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德育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1995年03期
6 王金生;对建立德育新体系的一点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韩宏莉;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3期
8 白德昌;;认真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J];成才;1996年03期
9 罗建平;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方法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董德玲;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的几点尝试[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小燕;;“情商”概念在德育中科学渗透的意义[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钟涛;高宏锐;;科学课上进行德育,我这样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3 周明远;夏谊;;高一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德育思考[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4 张军英;;德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王仕民;;论德育政治功能的发展[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在明;;一次误会引发的德育思考[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保红;李力;;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德育要强化的几个观念[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沈晓勤;;在德育中闪烁学生的主体之光[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邹丽萍;;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与高校德育发展新趋势[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李大伟;张雪梅;;建立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搭建中职德育新舞台[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沈雪梅;虹桥二中10年打造特色德育品牌[N];南通日报;2008年
2 孙建业;德育:首先要从怎样做人教起[N];辽宁日报;2002年
3 驻沪记者 张莉;赵德育:永远保持儿童般的笑脸[N];医药经济报;2008年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惊铎;如何提高德育的亲近感和吸引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高树林 通讯员 余志萍;弘扬历史抓质量 注重德育创平安[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6 康县大南峪学区教师 陈文月;在教学中抓好德育的几点体会[N];陇南日报;2009年
7 詹自飞 特约通讯员 李飞;创新德育模式打造铁甲英才[N];解放军报;2009年
8 宿迁市宿豫区来龙初级中学 金庆军;关爱——德育的根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王兴才 临淄区虎山小学校长;传承仁爱思想 打造特色德育品牌[N];淄博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杨光权;阿热勒乡“牧寄校”通过德育达标校验收[N];阿勒泰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岩;生涯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周太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8 董蕾;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董宇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隋子辉;“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建光;中学以人为本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向宇;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新天;美的德育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龚旭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D];武汉大学;2003年
7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8 闫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郝俊宇;试论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主体德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家宁;论和谐教育思想在德育中的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4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3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