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研究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现状与综述
3. 从教育学视角研究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1章 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历史与现状解读
1.1 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历史分析
1.2 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建设已取得的成绩
1.2.1 文科实验室建设意识增强
1.2.2 文科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
1.2.3 现代技术开始引入
1.3 当前大学文科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1.3.1 对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1.3.2 文科实验室建设思路需要进一步明确
第2章 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基本特征
2.1 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综合性特征
2.2 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开放性特征
2.3 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交叉性特征
第3章 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的基本功能与建设原则
3.1 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的基本功能
3.1.1 大学应用文科的实验室的教学功能
3.1.2 大学应用文科的实验室的科研功能
3.1.3 大学应用文科的实验室的服务功能
3.2 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
3.2.1 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建设遵循目标性原则
3.2.2 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建设遵循现代性原则
3.2.3 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建设遵循可持续性原则
3.2.4 大学应用文科实验室建设遵循创新性原则
第4章 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实施措施
4.1 政策倾斜与强化管理
4.1.1 政策倾斜
4.1.2 强化管理
4.2 资金筹集
4.2.1 科研项目对实验室建设的促进
4.2.2 为社会服务,吸纳社会资金
4.3 队伍建设
4.3.1 更新人才观念,培养实验室带头人
4.3.2 制定激励竞争机制
4.4 文科实验室项目的系统规划
4.5 文科实验室项目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案例
5.2 案例分析与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基础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2 罗熙;印强;;论公司发起人忠实义务之理论基础[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6期
3 洪超;李伟;;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之理论基础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4 赵静;;生物教学中的概念图理论[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7期
5 齐采芹;;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许玉乾;邢晖;;中国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的理论基础[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沈越;;认知理论下合作学习在独立学院基础英语课中的应用[J];华章;2011年14期
8 黄爽;;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文本基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9 杨琳;蒋锦洪;;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J];理论建设;2011年03期
10 郭开元;;论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中的社会调查制度[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刑法上的依赖原则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孟海华;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王金增;北京林木种苗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4 上官丕亮;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苏州大学;2005年
5 周成海;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连续统观点下的教师教育范式:理论基础与结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华栋;我国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观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李昕;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和发展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于海纯;保险人缔约说明义务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慧君;大学应用型文科实验室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卓玲;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苏玲丽;高中生物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春春;诚信政府构建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胡春燕;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环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国建;论犯罪被害人之国家补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宗鸣;行政公益诉讼初探[D];苏州大学;2004年
8 王建飞;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9 刘志环;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瑜;公司僵局及其法律应对[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35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3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