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1:03
   本文是以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为对象的一项历史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发展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首先,详细地描述和分析了自1912年以来政府和各大学颁布的各种赋予教授权力的法规制度,并且还讨论了董事会制度在我国近代大学中的职能。其次,讨论了教授权力的具体运用及体现,即通过事例来分析教授权力影响学校事务决策的具体体现。再次,对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进行了反思,分析它的实际作用和规定的局限性,即它能否完全保证每位教授的意见都能在学校事务决策中得到体现。并且,还分析了制度背后存在的争权夺利斗争可能会对教授权力制度造成的影响。最后,探讨了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与西方大学教授权力制度在获得和维护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种民主代议制的局限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近代大学教授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了政府的施舍,即没有主动为争取权力而进行斗争:教授没有建立自己的团体组织以更好地维护他们获得的权力,从而导致教授权力无法对政治产生免疫力;提出了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实现中存在的民主与效率两难问题。 尽管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总的来看,大学教授权力制度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和完善的。正是由于此制度给教授自由讲学、研究的机会,使他们无论是在科研或是人才培养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9.2
【文章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构想
    四、研究及写作方法
    五、对权力、教授权力以及教授权力制度的一点说明
第一章 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的萌发
    第二节 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的发展
    第四节 董事会制度与教授权力的关系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教授权力的运用及体现
    第一节 对教育总长权威的挑战:以北大“脱离教部”事件为例
    第二节 与校长权威的较量:以清华“驱吴运动”事件为例
    第三节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的体现:以西南联大校务会议和教授会会议记录为例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对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的反思
    第一节 教授代表能否影响校务决策
    第二节 教授代表能否代表教授
    第三节 教授会能否成为实现教授权力的制度平台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制度背后的权力争夺
    第一节 清华大学内部的权力争夺
    第二节 北京大学内部关系分析
    第三节 其他大学内部权力斗争略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一、教授权力的获得或教授权力制度的建立:主动斗争或被动接受
    二、教授权力的保障或教授权力制度的维护:个人权威或团体组织
    三、教授权力实现的两难问题:民主或效率
    四、一点建议和希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存昌;王全林;;中国“近代大学教师问题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亚玲;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明忠;论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制度安排[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骥;论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演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孙存昌;中国近代大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王应密;中国大学学术职业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成;权力视野下中国公立大学的行政改革[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1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1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e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