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8 13:40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和体制改革正在着力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十分低下,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缺乏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因而,如何正确处理高等学校、政府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机制,加快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地方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教育界、学术界关注的研究热点,而且是各级政府和社会需要尽快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本论文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内涵、特征和转化过程、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对模式进行分析时,在理论上率先以主体行为和主体构成为依据,比较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形式和优缺点。分析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内涵,创造性地构建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系统。同时,本论文以6所大学为例,通过调查研究,从高等学校、政府、企业三要素入手,分析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基本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学科性公司模式,论述了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须引入(引进)成果评价机制、转化循环机制和风险投资机制等,以优化和创新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体系。此外,本论文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出发,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学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644
【部分图文】:

市场意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


Fig.4· 1theapPraisalof伍 emarketconsciousnessofthe teehnicalPersonnelin如 nsferofseienti右 eandteehnologieala比直evements图4一1显示:认为高等学校科技人员的市场意识一般的占47%,“弱”占3既,合计占总人数的77%。说明科研与市场脱节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人的意识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产、学、研”三者功能的发挥是不尽如人意的。知识传播(对应教学工作)、知识发现(对应科研工作)和知识物化(对应产业发展)这三者往往是相互独立的。而就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来说,由于职称评聘等方面的政策导向,“重论文,重评奖,不重视市场”的思想观念比较普遍,科学研究只不过是晋升职称的“敲门砖”。2)高等学校的科研人员缺乏实践经验。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供给方的高等学校,由于与市场和企业联系松散,缺乏对信息的有效搜集、贮存、保管和系统的整理、分析。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不灵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兴趣,企业


Fig.4·2比 einterestingoftheenterPrisesin伍 etransferofseientine andteehnologlcalaehievementsofhighereducationinsti加tion图4一2显示:将近75%的企业都对运用高等学校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极感兴趣。这说明企业还是希望用技术手段来提升自己竞争力的,但实际情况却是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企业的对接不是很成功。其现实阻碍因素主要表现在:4.2.3.1企业的短期行为是影响技术开发的内在原因。目前大多数企业自主开发科技成果和受让科技成果的能力比较低。企业受单纯追求利润的影响,往往更注重生产及营销环节,不愿把有限的资金投人到产品的中试中去冒风险,普遍对中试缺乏热情。这就使科技成果持有人与需求者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同盛;;本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基金资助课题两项[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广达;;高校编制:淡化篱笆墙的影子[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11期

3 ;《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研究会》筹备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4年02期

4 陈如林;;高校如何实施贯彻计量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2年01期

5 王印杰;吴洪峰;杨云英;曹家麟;;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危机管理体系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8期

6 苟增强;袁金德;;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鞠建峰;;试论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8 夏丹凤;刘浩源;;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9 邢钟琪;郝锡;;高等学校设备经费的来源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1年03期

10 赵治军;韩丽君;;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健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桂月;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喻登科;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周杨;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叶通贤;高等学校贷款风险的控制与化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童静菊;生本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吴鑫;山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3 凌杰;高校目标管理共有要素系统与路径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欢;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的性质与地位[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杨耀;高校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沈晓燕;高校内部管理法治化论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程昭伦;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谭斌;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理论与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积勇;高等学校现金流量表的设计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晓杰;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分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63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63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b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