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与管理
【学位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G64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高校科研团队组建的必要性
1.2.2 高校科研团队组建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文章主要部分
1.4 文献综述
1.4.1 组织理论
1.4.2 团队理论
第二章 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性质及特点
2.1 高校科研团队的概念
2.1.1 高校科研团队的定义
2.1.2 科研团队与科研群体、科学学派的比较分析
2.1.3 科研团队与课题组及学术梯队的比较
2.2 高校科研团队的性质
2.2.1 能力方面性质
2.2.2 行为方面性质
2.2.3 周期性
2.3 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
2.4 采用高校科研团队的作用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
3.1 科研团队构建的理论借鉴
3.1.1 组建规则
3.1.2 组建途径
3.1.3 建设过程及主要内容
3.1.4 高绩效团队特征
3.2 高校科研团队构建的关键因素
3.2.1 目标导向
3.2.2 内部结构
3.2.3 运作层面
3.3 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实际内容
3.3.1 稳定的研究方向
3.3.2 人才建设
3.3.3 科研设施建设
3.3.4 团队制度建设
第四章 高校科研团队的运作与管理
4.1 科研团队运作的本质及存在的问题
4.1.1 科研团队运作的本质
4.1.2 科研团队运作存在的问题
4.2 科研团队的系统管理
4.2.1 目标管理
4.2.2 资源管理
4.2.3 行为管理
4.2.4 建立科学的团队管理机制
4.3 科研团队的激励
4.3.1 成员组成的特殊性
4.3.2 激励理论的组合模型应用
4.3.3 基于模型的对策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月红;;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的制约因素[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3期
2 王建华;;如何培养师范英语专业学生的科研水平[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3 ;2011年中韩合作办学项目介绍(计划内专科二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裴元庆;;高中英语教师素养提高之我见[J];神州;2011年11期
5 余承业;;建设有活力、有生气的实验室——在1985年江苏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改革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摘要)[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6年03期
6 张丹丹;;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水平的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5期
7 曾令强;汪希达;;基于学术论文的广东省新建教学型大学科研水平评价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6期
8 高云;吴清玲;;财经类高校科研实力比较与提升科研水平的对策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刘萌;张静;;我院开展人才柔性引进政策研究浅谈[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10 ;立足湘西,服务地方——前进中的吉首大学法学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国东;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激励契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徐勇戈;非对称信息下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代建制的相关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钟美瑞;公平偏好视角下行为激励契约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朱学红;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心理契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李中建;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方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D];四川大学;2005年
8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娜;高校科研团队的构建与管理[D];天津大学;2005年
2 白海宁;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张文姗;外适与自洽[D];河海大学;2006年
4 刘志敏;云南省某肿瘤专科医院科研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3年
5 刘朝霞;北京部分高校武术教师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6 黄国华;团队生产中的道德风险、监督与契约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赵宏;创新团队合作研发绩效的经济学分析与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8 黄亮;职业声誉关注、团队生产与工资契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代建生;企业联盟防共谋激励机制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贺学英;促进学校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整体提高的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48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