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

发布时间:2020-10-26 21:59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作为国家高级人才的培养者,高校教师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而工作倦怠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的心身健康,并成为教师厌教以及教学水准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直接造成了我国教育资源的隐形浪费。因此,无论是从关心教师心身和谐的角度,还是从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应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尚未研制出较为成熟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测查工具,无法对高校教师工作倦怠进行深入研究,因此,编制科学的、规范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测量工具,进而对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探讨,成为本文选题和研究的主旨,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和对高校教师广泛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多次预测和修订,编制了一个由37个项目组成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1.区分度 参与分析的高低两组项目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该量表各个项目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量表效度 (1)内容效度:总量表和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关系较高。每个条目与量表总分、分量表总分都具有相关性。从量表的编制到最后的结果都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经过因子分析发现量表的结构良好。 3.量表信度 (1)同质性信度: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0.9539,各个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8932~0.9301,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2)折半信度: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037,表明项目测定内容具有同源性。本文又采用自编的信度、效度均符合量表编制要求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对35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从总体来看,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总分平均得分为53.6282(SD=23.2573),在理论中位数74以下,表明被试所感受到的总体工作倦怠程度水平不算高,但是从标准差可以看出个体差异很大。 2.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特点: (1)在量表的总分方面,副高职称和中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得分均显著高于初级职称的高校教师。 (2)在组织去人性化分量表方面,中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初级职称的高校教师。 (3)在个人成就感降低分量表方面,副高职称与中级职称的高校教师得分均显著高于初级职称的高校教师。 (4)在科研耗尽感分量表方面,受教育程度为硕士和本科的高校教师得分要显著高于受教育程度为博士的高校教师。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G645.1;B844.3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工作倦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
    1. 工作倦怠的定义
    2. 工作倦怠测量工具
        2.1 国外工作倦怠测量工具
        2.2 国内工作倦怠测量工具
    3. 关于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
        3.1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表现
        3.2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测量工具
        3.3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
    4. 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1. 样本构成
    2. 量表编制程序
        2.1 设计并收集预测量表
        2.2 编制并发放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量表
三、结果与分析
    1. 量表的测量学分析
        1.1 项目分析
        1.2 因素分析
        1.3 内容效度
        1.4 量表信度
        1.5 总量表与分量表之间的关系
    2. 量表应用数据分析
        2.1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总体状况
        2.2 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职称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差异分析
四、讨论
    1. 量表的编制情况
        1.1 项目区分度
        1.2 量表效度
        1.3 量表信度
        1.4 关于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4 个因子及原因分析
    2.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应用情况及分析
        2.1 高校教师的总体倦怠水平
        2.2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特点分析
    3. 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五、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悦;王鹏;高峰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人格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刘乐功;王鹏;高峰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3 张德岐;王鹏;高峰强;;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和焦虑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4 张亭;杨毅;李文静;;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倦怠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孙雪冰;李文静;高峰强;;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高峰强;祁冬燕;刘晓丽;;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武云鹏;李文静;王鹏;高峰强;;职业高校教师组织承诺在人格特征和工作倦怠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7期

8 王晓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乐功;高校教师人格、应对方式及组织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强;浙江省高校教练员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总强;武警战士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史雍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压力现状与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欣;军校教员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工作倦怠现状及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晓芳;煤矿工人工作倦怠的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7 王更新;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雷静;西南大学育才学院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韩宪文;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王伟杰;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7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57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6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